强直性脊柱炎在年轻人中发病率很高,患病后所带来的危害也很大,是不容大家掉以轻心的。专家提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正确的办法很关键!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大多缓慢而隐匿 强直性脊柱炎(AS)多见于青少年,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为标志,与HLA-B27密切相关,炎症累及部位可引起纤维性及骨性强直典型病例X线片表现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 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为0.26%,强直性脊柱炎起病大多缓慢而隐匿,典型表现包括腰背痛、脊柱畸形或活动受限。该病男性多见,且病情一般较女性严重,发病年龄多在15~40岁,以20~30岁为高峰。16岁以前发病者称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45~50岁以后发病者称晚起型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未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正确的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办法很关键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无根治方法,但在风湿病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就能减轻或控制症状、改善预后。治疗上主要采用非药物的物理治疗、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措施,可以缓解疼痛,控制或减轻炎症反应,矫正姿势,保持良好的脊柱功能,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最大限度地恢复体能,健康地生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大致分为以下4类。 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药,特点是起效快,具有抗炎、止痛、消肿、退热作用,可改善病情的进展,减轻骨质破坏,减少致残,是中轴型和外周型AS的主要药物。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及塞来昔布等。 第二类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能控制病情发展,阻止骨质破坏,是治疗外周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药物。目前常用的病情改善药有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SZ)等。 第三类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能迅速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病情的进展和关节破坏,长期应用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满月脸、骨质疏松、糖尿病、感染等。糖皮质激素常常和非甾体抗炎药及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联合使用,并应尽早减停。 第四类为生物制剂,主要针对发病环节的关键靶点进行治疗,作用起效快,控制症状明显,对中轴型、外周型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特殊表现如虹膜炎、附着点炎、银屑病的皮疹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生物制剂有一定的副作用,需在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指导下谨慎用药。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除了吃药,还要坚持积极而不间断地进行身体锻炼,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以取得和维持脊柱关节的最佳姿态。 (2)坚持直立行走,定期做扩胸及背部伸展运动。定期做深呼吸运动以维持正常的胸廓扩展度。尽量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枕头要矮,一旦出现上胸或颈椎受累应停用枕头,采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 (3)减少或避免引起持续性疼痛的体力活动,定期测量身高。保持身高记录是防止不易发现的早期脊柱弯曲的一个好措施。 (4)对于炎性关节炎或其他软组织的疼痛时可选择必要的物理治疗。 (5)防止感染,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呼吸道等感染有关。所以饮食要有规律,且注意卫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防止肠道感染;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染。 (6)眼睛保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容易患虹膜睫状体炎及葡萄膜炎,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用手揉眼,不熬夜。 (7)饮食上对进食并无禁忌,平时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猪肉、鸡肉及新鲜蔬菜,增加营养;可多吃豆类食品,如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 (8)调节情志也十分重要,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教育是整个治疗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并与医师的合作。长期计划还应包括患者的社会心理和康复的需要。患者要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这个疾病,认识到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一个难治性疾病,在整个病程中常常为复发和缓解交替出现,是一个长病程、长疗程的疾病,但是经过长疗程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的疾病,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配合医生,进行早期、有效的治疗。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