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病变为主,可累及外周关节、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躯体功能丧失和致残。 近年来,随着以抗肿瘤坏死因子(TNF)为代表的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既往AS治疗药物有效率低、副作用大的局面,大大提高了AS临床症状的缓解率,减轻关节损害,显著改善了疾病结局,然而,由于生产工艺繁复,这些药物成本高,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十分昂贵。在抗TNF生物制剂中,以依那西普(Etanercept)——即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最为患友们所熟知。 目前TNF抑制剂在AS的治疗中暂未有广泛公认的指导原则。 因此,当AS临床症状得以缓解、疾病进入低活动状态时,是否可以降低生物制剂使用剂量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根据最近我们团队的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显示,无论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还是疾病复发频次,剂量递减方案与标准剂量方案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递减剂量与标准剂量功效相仿!与此同时,递减剂量方案组的费用却大幅度降低,意味着患友们可大大减轻生物制剂带来的经济负担! 那么完全停药是否可行呢? 早在TNF-α抑制剂应用于临床初期,就有研究者对药物使用的最佳策略、是否能够停药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初研究多聚焦于疾病缓解后停药策略等问题,但多数结果都显示停药后复发风险高,无法很好地控制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