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好人,是莆田的打金

时间:2023-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文:闻道图:木痴

在北高埕头村一座富有年代感的老房子,住着一位九十多的长寿老人。如今,北高珠宝产业在全国地位突出,不断成长与壮大,离不开这位老人……

//老宅住着仙风道骨之人//

在北高埕头村的村委会旁,一座高大漂亮的现代小别墅与一座古朴沧桑的旧式老房子在同一座围墙内,老仙芳就住在那座老房子里。

老仙芳家人

你肯定想象不到,这样一座古厝,在八十年代曾是莆田地区黄金贸易最繁荣的场所。

叶仙芳

老仙芳原名叶仙芳,生于年,已过鲐背之年的他,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看起来童颜鹤发,有点仙风道骨,飘然有出世之姿。

见有人来访,他伸出大拇指头,精神矍铄,挺着硬朗的腰板走了过来。老人家耳背,需要大声同他对话,听不清的地方,他总是和颜悦色,笑的时候,露出了几颗仅剩的真牙。

//从打银匠到打金鼻祖//

老仙芳自幼聪慧,无师自通,会做灯笼、补锅瓢、捏佛像、炼钢铁等等。

年,他在埕头铁厂担任炉长,次年开始钻研打银技术,开始外出谋生。他挑着担到处补锅,灌铜瓢、打银,足记遍布灵川、忠门、东庄、江口等地。

年,“四清运动”遍及全国,他避祸回村,文革期间制作语录牌,竟也赚取可观的工分,还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年,老仙芳复出江湖,带着徒弟一路南下达到广东,收取民间散银,打造成首饰,逐渐成为一方名匠,村里最早的万元户。

因名声太大,年,他被以“投机倒把罪”关押了一个多月,获释后,回到家从事黄金原料买卖,叶家老宅成为当时北高最大的黄金贸易中心。

他回到村里,专心授徒、免收学费,上百名徒弟又陆续外出,深入全国各地,走街串巷,挑担制作,由打银到打金,队伍不断壮大。

徒弟们寻找到了合适的地点,就开始坐店加工金银首饰,许多北高人就是这样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仗义疏财的老好人//

老仙风平时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但遇到家庭困难的,他却仗义疏财,扶贫济困。

当年有徒弟家境窘困,没钱外出,老仙芳知道了不仅倒贴路费,还赠送了价值不菲的打金工具。

村里有人闹矛盾、有纠纷,他从中斡旋排解,有时暗中贴钱,很多人对他的行为不理解,说他是“疯先芳”。不管他人怎么看待,他都无怨无悔,几十年来,他做好事不求回报。

70多年来,他做过的好事数不清,前几年他还向莆田市某教育基金会捐赠爱心款万元,用于北高镇扶贫济困、奖教助学等,助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全省首家民间黄金珠宝博物馆//

年,老仙芳家族自筹资金八十余万元,利用自家老宅改建了莆田黄金珠宝博物馆。

这是全省首家民间黄金珠宝博物馆,主要展品有旧时的打金照片、金店照片、打金工具、走街串巷时期的挑担等用具;

以及早期的特色金银产品等,免费供游客参观,了解北高人的打金创业史。

北高黄金珠宝博物馆分多个展区,分别展示北高人从拓荒时代、发展的黄金之路。

介绍北高珠宝品牌及产业曙光,展示打金工具的演变和整个产业的锐变,再现北高人打金的历史,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老仙芳精神”应倡导//

老仙芳及侄子叶开恩

自古以来,莆田人秉承着“不仕则艺”的信条,总要掌握一门技艺,讨生活。如今,老仙芳家族的打金手艺,已经传承三代,并将其发扬光大,商业版图不断扩大。

北高并无金银矿,却以“无中生有”的精神,老仙芳的徒弟徒孙们又开辟了一条难以复制的致富道路,如此种种都离不开“打金鼻祖”老仙芳当初的教学及帮助。

北高老仙芳开创了挑担打银的生存模式,他是北高最初的金银匠,他是数万北高珠宝行业者公认的“打金鼻祖”,他也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好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bj/865458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