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工作室 http://m.39.net/news/a_9364908.html 其实这是一种病,需要治。这位患者得的是肠易激综合征,一种功能性的肠病,也是一种心身疾病。 这是个怎么样的病?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因为该疾病病因不明,患者往往同时合并心理的焦虑抑郁,导致很多医生对该类患者束手无策,最后只能言辞含糊,避之不及。其实这是病,而且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差,得治。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这样诊断! 第一步详细了解病史及体格检查: 1.病史:肠易激综合征最常见的主要症状是腹痛,必须具备。可发生在腹部任何部位,但多发于脐周、下腹部,多为阵痛,也可表现为痉挛性或绞痛。而便后腹痛往往可以明显缓解。腹痛的发生与排便异常密切有关;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腹胀,但不是诊断IBS必须具备的条件;患者常常会有排便习惯改变,可以是腹泻,便秘及腹泻便秘交替。 2.体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查看腹水、肝脾肿大、腹部肿块、直肠指检。 第二步完善辅助检查 1.血常规+CRP:排除贫血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及恶性疾病; 2.大便常规及培养:观察有无肠道细菌感染、寄生虫、及便血症状; 3.结肠镜检:一般当年龄大于50岁,或有肠癌家族史,或有体重减轻、便血、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这些报警症状,或慢性腹泻治疗失败时需做内镜检查; 4.心理学测试:通过问卷检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或其它心理疾病,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第三步明确诊断: 年肠易激综合征的罗马IV诊断标准推出了,我们来看看。它包括: 1.病程6个月以上,近3个月以来,反复腹痛,每周至少有一天出现腹痛,并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异常改变: (1)与排便相关的腹痛; (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 (3)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改变。 2.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需要这样治! 1.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IBS不危及生命,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定,目前尚无法“治愈”。 2.治疗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和信任关系,使患者确信疾病不会危及生命,消除患者的疾病恐惧。努力使患者充分理解疾病,并自愿接受治疗。 3.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的食物,调整相关的生活方式对改善IBS症状有益。 限制的食物种类包括: 1)富含FODMAP等成分的食物。 2)高脂肪、辛辣、麻辣和重香料的食物。 3)高膳食纤维素食物可能对便秘有效。 4)一旦明确食物过敏原,应避免摄入含有该过敏原成分的食物。 研究认为,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的调整能够减轻IBS症状。如减少烟酒摄入、注意休息、充足睡眠等行为改善,每周3~5次高负荷的体格锻炼,坚持12周后,明显阻止IBS症状恶化。 4.认知治疗。一定程度上,IBS患者对疾病的病因和危害的不恰当认知是导致其就医的主要原因,有时超过其症状本身,故认知治疗非常重要。部分患者如能克服疑虑,其症状就可明显减轻,以至于不影响日常生活。 5.常规药物治疗: 1)解痉剂可改善腹泻型IBS总体症状,对腹痛疗效较明显。 2)止泻药可以有效缓解IBS腹泻症状。 3)利福昔明可改善非便秘型IBS的总体症状。 4)渗透性泻剂可用于缓解便秘型IBS的便秘症状。 5)益生菌对改善IBS症状有一定疗效。 6.抗抑郁焦虑药可试用于IBS的治疗。心理治疗主要用于对常规药物没有反应的患者,包括药物治疗、分组集体疗法、认知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催眠疗法、应激管控和放松治疗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