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早知道

时间:2018-4-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医院骨科张亮医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最常累积的是骶髂关节,所以我们常说的腰骶部疼痛,是此病的常见表现,疾病早期会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僵硬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腰部僵直、严重者可以驼背畸形、不能弯腰及髋关节强直畸形或坏死。强直性脊柱炎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因为它还有一系列关节外表现,比如脊柱以外其他关节疼痛、眼部的炎症(虹膜炎)、肠道不适等。

1.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和感染有关。

(1)遗传因素

最早发现的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遗传因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因此HLA-B27可以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方法,但不是百分百准确。

(2)感染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还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它们侵袭各种粘膜表面,比如肠道粘膜,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并进行大量的复制。现阶段研究发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的许多细菌破坏肠道,造成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

2.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并没有一定的特异性,前文提到的HLA-B27又不具有特异性,因此本病的早期不易被及时发现,从而错过了诊疗的最佳时机。

(2)强直性脊柱炎在X线平片上最典型的征象是“竹节样”改变,虽然此时可以确诊,但此现象的出现也意味着强直性脊柱炎进入了疾病的晚期,在治疗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3.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现状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物理治疗及晚期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芬必得)具有明显治疗疼痛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不同的患者对不同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反应不同,因此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至少2种不同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足够长的疗程的治疗方法,用药时间最好超过6周。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副作用常常大于疼痛缓解的效果,常出现胃肠道反应故此方法并没有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阶段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法中,应用选择性止痛药依托考昔6周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副作用也较小。

2)激素及生物制剂:

其他常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有肾上腺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沙利度胺、生物制剂(如TNF-α)等。对于药物治疗现阶段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一般认为进展较快的患者多使用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加2种或2种以上的二线药物,临床上以甲氨蝶呤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应用较多。

(2)物理治疗

合适的定期锻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用以保持身体的功能和姿态。因此针对姿态、活动度及力量的物理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是非常有益的。

(3)手术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脊柱强直、骨质疏松,同时由于脊柱的后畸形,造成脊柱力量的改变,因此稍微受力就可能发生脊柱骨折。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治疗现阶段多主张手术治疗,既可以更好的稳定脊柱,又可以直接解除神经压迫。对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可以采用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总之,目前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尚有一定困难,治疗方法及药物也较多,但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仍需较长时间的努力。

“医患家科普频道”原创文章版权归“医患家”和天津市科普对接平台共同所有,如需转发请注明作者和来源。“医患家科普频道”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yf/865386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