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着医疗水平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检查的应用日益普遍和广泛,尤其是在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诊断和检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患者并不明白医生给自己做的这些影像学检查有什么作用,也不知道根据自己的情况该做哪项检查。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X线、CT、核磁共振(MRI)和超声这些影像学的区别以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检测的作用。 1X线检查主要用于疾病的初步检查,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而且价格便宜。 2CT检查CT较X线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对解剖的细节显示更加清晰;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 3核磁共振检查MRI提供的信息量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成像技术,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查中的伪影,无电离辐射,对机体不产生影响。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利用多参数成像可以显示更多的解剖细节,费用相对其他检查要昂贵。 现在,我们把身体比作食物,聊一聊这些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是如何发挥各自特有的作用。虽然不准确,但可以帮助病友了解一些影像学的基本知识。 X线:像把面包压扁了看 1原理:X线穿过人体,遇到骨骼或钙化组织等密度高的部位,射线不容易穿透,底片上接收到的射线量减少,洗片后这个部位就是白色的;遇到肌肉、软组织脏器等中等密度部位时,洗片后成为灰色的;遇到脂肪和空气等密度低的部位,射线容易穿透,洗片后则为黑色的。 2优点:骨盆的X线可以看到骶髂关节、髋关节的总体情况,包括关节间隙和附着点炎引起的骨皮质破坏;脊柱的X线片对韧带钙化、是否存在脊柱畸形都有一个总体的显示,是医生整体评价病情的有效手段。 3缺点:分辨力不理想,对于细微结构显示不清晰,且受制于深浅组织的影像相互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线(如拍胸部及颈椎片时需要做侧位、斜位等)。 X线有一定放射性。但是,从下图我们也能看到,其实X线的辐射剂量是比较小的。 (点击可看大图) 骨盆或脊柱的X线片只能观察到骨,而软骨(如椎间盘、半月板)、肌肉、韧带、脊髓等则不能看到。 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到出现X线上的骶髂关节炎往往需要大约5~7年的时间。过去诊断技术不发达,医生只能通过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加上该病起病隐匿,常会导致诊断延误。 CT:像把面包切片看 1原理:X线分层穿过人体,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块面包切成片来看。 2优点:CT可进行常规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扫描和图像重建,亦可提供任意方位扫描和图像重建,从而更准确地提供三维信息。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必须满足放射学可见的骶髂关节炎。CT属于放射影像中的一种,应用CT可以比X线更早、更清晰的显示骶髂关节破坏。 下图为骶髂关节CT,可以看到一层层白色的骨骼影像,清晰的显示了骶髂关节的骨破坏和硬化(红色箭头所指)。 3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