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打出了走在全省前列的医保政策“组合拳”,惠及全市多万名医保参保市民,快来看看具体有哪些优惠政策。 从1月24日起,取消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就医区域限制,参保人员在福州市范围内就医的,无需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 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就医医疗机构范围,扩大到参保地所有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将城镇居民医保人员门诊特殊病种就诊可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从1家增加到2家。 新政一 全市范围内异地就医无需办理登记手续 取消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就医区域限制,参保人员在福州市区范围内就医的,无需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 案例一 年过七旬的刘乐辉是永泰人,10多年前,他的儿子通过公务员考试到福州市区上班,并安了家。“退休后,我常常在永泰、福州市区两地跑。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就医的区域限制成为我最大的麻烦。”
按照此前的规定,刘乐辉是永泰参保职工,到福州市区三级以下(不含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必须到当地的医保中心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获批后,只能选择医院就诊。一旦他返回永泰,医院就诊时,他要到当地的医保中心取消异地就医登记,否则社保卡在当地就不能使用。刘乐辉说,现在出台了新政,这些麻烦就成为过去了。
这项解民难、暖民心、满民意的举措,一推出就收获大片点赞。记者从市医保局了解到,像刘乐辉这样的参保职工有不少:年我市异地就医结算的参保人员人,就诊人次,总费用万元。 新政二 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就诊范围大幅扩大 我市从年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其间延续着这样的政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就诊只能指定在户口所在地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如果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到另一个社区,普通门诊只能回到原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非把户口也“搬迁”过去。 案例二 “我一直感受到这样的麻烦。”原本住在五四北的张女士,由于孩子就学的问题买了学区房,搬到灵响社区,每当患点小毛病时,考虑到回到之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很麻烦,干脆就在附近的门诊看病。
受到旧政策的限制,像张女士这样的参保人员较难享受到普通门诊待遇。而根据制度安排,我市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每年普通门诊最高可报销元。而很多户口在乡镇的我市七县(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如果搬到城区居住,需要就医时,不能赶回乡镇卫生院。 我市像张女士这样的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共有万人。此次出台的政策很好地解决了他们之前的麻烦,因为新政明确: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普通门诊就医医疗机构范围,扩大到参保地所有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新政三 特殊病种就诊定点医疗机构增加 目前,我市共有18类门诊特殊病种统一纳入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特殊病种目录,分别是: 高血压(II级及以上)、糖尿病、结核病规范治疗(含辅助治疗)、重性精神病、强直性脊柱炎、苯丙酮尿症、支气管哮喘、癫痫病、恶性肿瘤(含白血病)化学治疗和放身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反应、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尿毒症透析、重症肌无力、白内障门诊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危重病抢救(限在校生和未成年人)。
根据规定,从年至今,患有上述特殊病种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特殊病种门诊时只能选择一家定点医疗机构。 案例三 “这样的规定让我纠结了多年。”4日,记者在市医保局采访时,家住金山的市民陆先生说,他患有癫痫病,日常需要药物控制。“医院作为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不仅路途较远,而且门诊时和拿药都要排队,常常为了拿点药耗费大半天。”他说,如果选择在家附近的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拿药方便了,但发病的时候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担心看不好,又医院去。 事实上,我市像陆先生这样患有特殊病种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有不少,他们纠结了多年,也反映了多年。此次,市医保局积极响应他们的呼声,出台新政策: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门诊特殊病种就诊可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从1家增加到2家,其中至少需要选择1家一级定点医疗机构。 市医保局:计划今年每个月都有惠民新政实施 今年市两会闭幕后,市医保局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随即推出上述三项便民惠民举措。
据悉,市医保局今年计划每个月都能有一项惠民便民的医保新政付诸实施。市医保局负责人还表示:“将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随着医保基金承受力和共济效应的不断增强,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特殊病种就诊的定点医疗机构,直至全部放开,努力为参保人员就医提供便利。” 来源:福州晚报(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