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手术让他20年不能挺直的ldquo

时间:2021-6-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近日,医院骨科一病区为一位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安德森III型病损患者实施了高难度胸椎手术——胸椎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成功的为患者解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帮助患者重新挺直了“腰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这种病慢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四肢的大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组织的纤维化和骨化,会导致关节僵硬、疼痛,累及骶髂关节。患病的人因为日常行走姿势僵硬,活动受限。

强直性脊柱炎让人痛不欲生!

病例介绍

这位49岁的患者许某(化名),20年来,一直被“强直性脊柱炎”折磨。他身体弯曲,不能挺直着走……对于他来说,仅仅是挺直腰过正常人的生活,都成了奢望……近期,许先生又出现了胸背部疼痛不适,为了摆脱疾病的折磨,医院治疗,但疼痛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骨科求诊,入住骨科一病区。体查:脊柱胸段后凸畸形,胸10、11椎体及椎间隙压痛,叩击痛,椎旁肌肉压痛,活动稍受限,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安德森III型病损。

术前影像图片

骨科团队的专家们认真讨论,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一致认为该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其病痛。

但许先生的病情特殊,手术风险相当大,而且难关重重。

难关一

解剖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

由于胸椎解剖比较独特,实施胸椎手术难度较大、风险高、手术时间长,手术置钉如稍不慎螺钉便会穿破椎弓根皮质,损伤脊髓神经和附近血管,甚至可能损伤胸膜及肺,对医生的手术技巧、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难关二

围术期麻醉管理艰难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麻醉是一个难题,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可累及整个脊柱,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整个躯干失去正常的生理形态,无论实施任何外科手术,均可致使麻醉难度与风险同步倍增。

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因术式复杂、所需体位特殊,手术麻醉时间长,出血量大且需行脊髓保护等因素,使得麻醉管理难度及风险增加,脊柱手术因其周围血管密集,在实施手术治疗时,易使患者发生大量出血,由低血压导致脊髓损伤,影响救治效果。

经详尽的讨论后,骨科一病区主任曾凡林主任医师为患者制定了胸椎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钛笼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手术方案,麻醉科也高度重视,特别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麻醉医师予以配合。在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由曾凡林主任医师、林宾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胸背部疼痛缓解,畸形得以纠正,目前已能下地自由行走,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影像图片

患者术后行走情况

专家解惑

曾凡林主任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安德森病损,简称为AL,是强直性脊柱炎后期一种非常少见的并发症,它是以一种发生于椎间盘-椎体界面的破坏性病变,可累及三柱,多发生于胸腰段,导致局部疼痛加重、后凸畸形,甚至神经损伤等,其分型一般为三型,此患者属于比较严重的III型,其诊断常需依赖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无明显特殊性,常被误诊为脊柱结核。由于AL病变累及脊柱三柱,为不稳定骨折,同时由于假关节形成,极易并骨折移位或脱位,导致神经损伤发生,因此治疗上最重要的原则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则显得格外重要。胸椎是连接颈椎、腰椎重要枢纽,解剖毗邻复杂,手术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可以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手术者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

这种病慢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四肢的大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组织的纤维化和骨化,会导致关节僵硬、疼痛,累及骶髂关节。患病的人因为日常行走姿势僵硬,活动受限。

大病不出县!

据了解,医院能独立有效开医院很少。大部分患者为得到更好救治,医院。而我院骨科在开展高难度胸椎手术方面已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意味着我院向着“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骨科一病区介绍

目前医院骨科一病区可独立开展颈椎、胸椎骨折前、后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常规后路开窗减压、椎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松解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微创椎间孔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PVP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及PKP手术(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脊柱结核、椎管内肿瘤后入路病灶切除+钛笼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等各类脊柱手术,欢迎各位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病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zd/865430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