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 是消费者熟知的购物节,更是线下零售大爆发的预告?! 时间回到5月31日,年中大促的气氛只待喷薄而出。这一天,又一家苏宁小店在成都正式开业,这同时也标志着,苏宁O2O小店模式正式在家店落地,而参与的苏宁线下店面,则达到了0家。 线上依然重要,线下空前重要,这是零售业变革的基本逻辑。本次,苏宁易购线上店的重要性不需多说,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家苏宁小店带来的新鲜体验,0家苏宁线下门店的参与,或许更能满足他们对未来消费的一些想象。 从成为线下时代的零售之王,到率先把零售业的重心再次沉入线下,本次苏宁,注定将是传奇再现的时刻。 传统零售时代,苏宁开店的速度曾是业内传奇,而今天的家苏宁小店就堪称传奇再现——家苏宁小店,有家是3月30日一天里开起来的,4月底的一周之内,则有家苏宁小店落地线下。显然,这是苏宁再次嗅到了历史性机会,并且发挥出了一贯强大的执行力。 有强大的线上体系支撑,线下就是线上,线下就是机会所在,这才有了苏宁小店的“王者之气”:三年之内,苏宁小店要成为“国内最大的O2O社区运营商”。在这个目标之下,本次苏宁的部分内涵,更像是苏宁对O2O小店模式的一次阶段性演练,以及为下一步扩大店面数量埋下的伏笔。 传奇,一定不是对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演绎。显然,在苏宁统一的数据后台下,线上的sku、物流等服务能力,都是对线下的加持。而线下的购物体验、服务门类和效率,却是纯线上的零售模式所鞭长莫及的;包括线上、线下联动的促销在内,苏宁的线下经验,更是同行所难以匹敌的。 实际上,定位于社区小店的苏宁小店,首先是对线上零售根本痛点的一次全火力强攻。总体来说,苏宁的全产业架构,为包括小店在内的线下大盘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线下店面业务的可扩展性、服务性和体验性大大增强。同时,苏宁线下店面的分布,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消费下沉基层城镇的趋势——苏宁有近家苏宁易购县镇店,以正品行货的质量保证与全面的服务体系,将年中大促的狂欢带到了农村市场。所有这些线下优势带来的业务增量和质变,都是纯线上零售难以触及的。 单就苏宁小店而言,不得不提的是,以丰富的生鲜商品打造社区的“共享冰箱”,是苏宁小店的一大亮点。表面上,这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社区小店的模式下不攻自破,而实际上,这背后更为关键的支撑在于,苏宁不仅拥有完整的商超和快消品,在更强调商品来源、时效和配送条件的生鲜方面,苏宁也拥有多个海外直采基地,年还将新建8个冷链仓。 客观而言,本次苏宁在线下的全面发力,由于本质上是一个环环相扣、趋近成熟的生态式演绎,因而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且不说苏宁历经多年打磨的全产业架构,只说线下,苏宁这些年并非固守既有的线下资源和经营模式,而是坚持一边关店、一边开店,对线下店面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对双线融合也是早早就做足了工作,并且借“地产朋友圈”继续锁定优质的线下资源,这些底子,即便可以复制,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摸索来落地。 快速突进的线下,已然成为苏宁集全渠道之力推动零售业变革的一个重要变量。在依旧亮眼的苏宁一季报(线上平台GMV增速高达81.5%,远超同行和去年同期;线下的苏宁易购直营店可比门店销售同比增长35.23%)之后,据6月1日当晚苏宁易购官方发布的战报来看,5月31日20点到6月1日20点期间,苏宁易购全渠道销售增长高达%,而首次参战的苏宁小店,就完成了00单生鲜快消(1小时达)订单。苏宁小店作为苏宁线下大盘的轻骑兵,由于精准弥补了纯线上零售的短板,同时具有高用户粘性带来的流量效应,因此,在全面发力之后的未来一段时间,完全可能成为引领线下变革、贡献成长力的关键先生。 是商业传奇的再现,更是商业思维的再进化。线下即线上,这是零售业变革的趋势,但对于坚守双线运营、合力变革多年的苏宁来说,则更像是早已沉淀成熟、如今已足够通透的哲学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