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男,39岁,广东梅县人,年5月4日初诊。患者10年前曾出现低热、腰脊疼痛,后经多次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用中西药治疗了多年,没有显著疗效。近年的拍片检查,发现胸椎和腰椎有10余节骨质增生,脊椎严重弯曲变形。患者腰痛,以酸胀为主,特别是晨起腰部僵硬,须活动1小时左右才能缓解,记脊柱无法挺直,弯曲成45度,小便黄,大便黏稠,解不畅,舌苔黄腻中心发黑,脉弦细滑,有5年的乙型肝炎病史,检查为小三阳,肝功能尚好。此为顽痹,散剂处以黄金顶、止痉散、阳和汤加减,汤剂配以当归拈痛汤加减。 散剂:蜈蚣5条,全蝎10g,蕲蛇15g,乳香10g,没药10g,麻黄5g,白芥子5g,天麻10g,钩藤10g,羚羊角3g,炙马钱子5g,熊胆2g,胡黄连5g,穿山甲5g,鹿角霜5g,急性子15g。研末,分15份,每份分2次,早晚各一次,饭后开水冲服。 汤剂:当归10g,党参10g,甘草5g,升麻10g,葛根15g,羌活10g,防风10g,苦参10g,茵陈10g,猪苓10g,泽泻10g,苍术12g,白术15g,黄柏15g,知母10g,女贞子30g,土茯苓30g。10剂,与散剂岔开时间服。 5月25日二诊:上方服后,腰痛、晨僵证基本消失,舌苔转薄。继续投以止痉散加减,并以金银花10g、土茯苓30g、薏苡仁15g、甘草10g、茵陈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煎汤代茶送药。 前后服用2年,患者不仅未再出现腰痛、晨僵,而且脊椎的生理曲度改善了很多,腰杆挺直,接近常人,骨质增生虽未完全消失,但程度减轻了许多,肝功能也一直正常。后改用成药益肾蠲痹丸(朱良春方)善后,至今尚可。 用方思路 初诊开了两个处方,煎剂为当归拈痛汤加减,散剂为止痉散、黄金顶加减。 当归拈痛汤出自李杲的《兰室秘藏》,是治疗湿热所致全身疼痛的名方,由当归、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猪苓、泽泻、茵陈、苍术、苦参、黄芩、知母等15味药物组成。本方可以看作是补中益气汤的加减方,以当归、党参、炙甘草、白术、升麻、葛根升阳、益气、健脾,且重用当归补血、活血,共为君药;以羌活、防风祛风,猪苓、泽泻、茵陈淡渗利湿,苍术、苦参、黄芩、知母清热燥湿,共为臣药。本方主治湿热痹证,症见遍身骨节疼痛,肩背沉重,疲劳倦怠,口苦、舌红,苔黄,小便热赤,脉滑数或脉缓,尤其是疼痛日久,气血亏损,湿热难以蠲除者。 止痉散,又称为蜈蝎散,是民间验方,即蜈蚣、全蝎两味。通过临床和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有镇静神经和弛缓神经痉挛的特殊作用。我加乳香、没药活血止痛,麻黄、白芥子化痰止痛,天麻、钩藤、羚羊角平肝止痛,再加上止痛效力强大的炙马钱子,制成药末或丸剂,构成一首常用的经验方,称作止痉散加味,用于治疗各种严重的神经疼痛或神经痉挛者。鉴于本案患者大便黏稠不畅,解出来极臭,舌苔黄腻中心发黑,是内有积火,故加熊胆、胡黄连,清肝火,下积热;本案患者胸椎与腰椎已经有节骨质增生,脊椎弯曲变形,故加穿山甲、鹿角霜、急性子软坚散结,消融骨刺。 这个处方中有一味极为重要的药物:马钱子。马钱子原本产于外国,故别名为“番木鳖”,味道极苦,在中世纪的欧洲,常常作为健胃药使用。我在阅读大仲马的小说中,曾经看到过皇宫中有人以此物作为毒药置对手于死地的记载。马钱子传入中国后,成为古今医家特别是民间医生、江湖医生、丹道医生经常使用的一味重要药物。《本草纲目》记载:“马钱子生回回国,彼人言治种病,每病各有汤引。”在清代名医赵学敏编著的《串雅内外编》中,一味马钱子经过去毛、麻油煎过后,研末,成为“黄金顶”,是江湖医生手中最常用的“丹头”,用各种不同的简单配方煎汤,作为“汤引”送服药末,分别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竟达种,印证了《本草纲目》的说法。在丹道家的著作中,一味制马钱子称作“毒龙丹”,被称为玄门四大丹药之首。近代著名的丹道医家张觉人先生(--年),在《红蓼山医馆医集》(学苑出版社,)中,全面收集了以马钱子为主药的古今药方余首,包括《串雅内外编》《疡医大全》《医方集解》《外科证治全生集》《验方新编》《万国药方》《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名著所记载的马钱子方,以及大量当代中医运用马钱子的经验。 制马钱子广泛运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瘰疬痰核等多种疾病。就我的临床所见,对于强直性脊柱炎,以马钱子配虫类药制剂的疗效最好。为了慎重起见,我曾经查阅了所有有关马钱子的文献资料,发现马钱子确有一定的毒性,如一次服用过量,可以引起抽搐、角弓反张、两颊发紧、流涎水、说话困难、头晕、背部肌肉紧张僵硬等急性中毒现象,可用甘草30g,或绿豆30g,煎水解毒。长期使用,则可能导致肌肉僵硬。然而,马钱子的优点在于不损伤肝肾功能,不在体内积蓄,其弊病是可以通过严格控制好剂量和适当的配合来克服的。炙马钱子每次服用量不超过0.3g,每天不超过0.6g,一般不会导致急性中毒。我自己曾经按照张觉人先生的介绍,用五石、五豆自制“毒龙丹”,亲自尝药,第一次服一粒胶囊,即0.4g,没有反应,第二次服两粒胶囊,即0.8克,半小时后,出现背部发紧、口中流涎、舌头发硬等症状,特意没有服药解毒,2小时后,自动缓解。我有意寻找能够克服马钱子副作用的药物,尝试将马钱子与虫类药如蜈蚣、全蝎等配伍,即过量服马钱子,可以引起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而蜈蚣、全蝎等虫类药,恰有平肝熄风,治疗抽搐、痉挛等病证的作用,可以制约马钱子的副作用。在西医的历史上,马钱子又是作为健胃药使用的,这对克服虫类药对胃的刺激有帮助。终于发现两者之间有相须、相使的作用,因而创制了这首改订止痉散。 本案患者一诊后,带药回广东老家,我叮嘱他注意服药后的反应。几天后接到电话,告之头一天晚上服了第一次散剂,第二天早上的晨僵症状就消失了,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吃药有无疗效,他腰部的晨僵就是一个试金石。服药2年后,不仅疾病的发展得到控制,已经弯曲的脊柱逐渐变直,达到了较佳的疗效。患者有多年的乙肝小三阳,服药期间,多次化验,没有发现药物对肝脏有损伤。 我用含有马钱子、虫类药组合的制剂,治疗多种疾病达数百例,只要配伍得当,控制好每一次的用药剂量,谨慎用药,尚未出现过任何急慢性中毒、对肝肾功能有损伤的案例。…… 读后点滴:1.散剂治本,汤剂治标;2.利湿药与养阴药并用,热药与寒药并用。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