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怎样一种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有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病程呈慢性进展性,发作和缓解交替进行。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疾病晚期整个脊柱进行性发展为纤维性和骨性强直,使脊椎逐渐失去弯曲和活动度,严重者X线片显示脊柱呈“竹节样”变化,脊柱完全强直,故名。 强直性脊柱炎有何危害? 强直性脊柱炎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致残率高该病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然后沿脊柱逐渐向上发展,累及腰椎、胸椎,甚至颈椎。受累脊柱不仅出现腰背疼痛,而且可出现进行性活动受限,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能形成不同程度的驼背畸形甚者残疾。 ★误诊率较高约90%的病人在患病3年后才得到确诊,因为贻误治疗时机,从而增加此病的致残率。 ★经济负担重此病需长期治疗,不仅影响个人身心健康,高昂的治疗费用也给病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强直性脊柱炎有无易患者人群?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在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病之比约为2~3:1。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还不确定,但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造成,包括遗传、基因变异、后天的感染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密切相关,90%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阳性,而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仅5%左右。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粪便培养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表明肠道细菌及肠道炎症等环境因素也参与疾病的发生。 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发病现象,病人应警惕自己的下一代发生类似疾病的可能。如果夫妻仅一方患强直性脊柱炎,孩子的患病几率为25%;如果双方均患强直性脊柱炎,孩子的患病几率则为50%。 强直性脊柱炎有哪些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为腰骶部疼痛或腰背痛,常在夜间症状加重,严重时可有翻身困难,夜间痛醒,需下床活动后方能重新入睡。多数伴有晨僵,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背部发僵尤为明显,活动后可以减轻。可有束带样胸痛、颈部疼痛和足跟足底痛。也可有外周关节疼痛,受累部位以髋、膝、踝等下肢大关节多见,髋关节受累引起的关节间隙狭窄、强直和畸形,是本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关节外表现以急性前葡萄膜炎或虹膜炎为多见,还可有升主动脉根和主动脉瓣病变,以及传导阻滞等。部分病人会有慢性腹泻或血便、便秘、腹痛等肠道表现以及生殖道或泌尿道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无特异性或标记性化验指标,类风湿因子阴性,90%病人HLA-B27阳性。活动期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性指标可升高。 强直性脊柱炎在疾病早期很容易误诊,因为许多病人早期不是表现在为脊柱的疼痛,而是以下肢大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有些医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特征,便导致误诊。许多医生给病人拍片(X线、CT或MRI)是哪里痛就拍哪里,腰痛拍腰、颈痛拍颈。结果报告腰椎或颈椎的骨质增生,就以此为诊断。其实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意义的是骶髂关节的摄片,但是以骶髂关节疼痛为突出表现者不多,这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很容易误诊的原因。影像学证实的骶髂关节炎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条件,骶髂关节X线平片检查应作为常规检查,必要时还要行CT或MRI检查。 当你有以下症状时需找专科医生排除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青年人有腰骶部疼痛,有久坐后起立时困难; ★早晨起床时,有腰背僵硬感; ★晚上入睡后,翻身困难或夜间痛醒; ★腰骶部疼痛或背部疼痛在活动后好转,或服非甾体抗炎药后好转; ★青年人有急性虹膜炎,或有不明原因的髋关节、膝关节肿痛; ★HLA-B27阳性。 强直性脊柱炎治得好吗? 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尚无根治方法。但是,病人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症状并改善预后。通过非药物、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缓解疼痛和发僵,控制或减轻炎症,同时要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以及必要时通过矫正畸形关节,以达到改善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目的。 当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非甾体抗炎药(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扶他林、莫比可等。这类药物起效较快,可迅速改善病人各种临床症状,无论早期或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均为首选。新近文献报道,长期持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的影像学进展。但是这类药物对胃有刺激作用,长期使用还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所以在服用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胃粘膜,同时监测心血管功能。 ★慢作用药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反应停等。这类药起效慢,一般需6—8周或几个月见效。虽然对病情有很好的控制,但对强直性脊柱炎中轴关节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均缺乏证据。单用时缓解率不高,往往需联合使用。不良反应较大,所以在用这类药时需要遵从医嘱,并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激素糖皮质激素口服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并不提倡。对全身用药效果不好的顽固性外周关节炎(如膝)积液,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一般不超过2—3次/年。 ★生物制剂如抗TNF-α制剂(国内上市的有类克、修美乐、恩利和益赛普)。近年来,在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内外开医院已不在少数,均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上显现出传统治疗药物不具备的优势。生物制剂起效快,通常几天内即可产生治疗效果,而不同于传统药物那样需要几周甚至几月。临床试验证明生物制剂对中轴关节炎、外周关节炎和肌腱端炎都有确定的疗效,进而能显著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生物制剂目前价格昂贵,年费用在10—20万元人民币。而且,病人是否能从长期用药中获益,长期治疗是否能阻止病人的放射学进展和强直的发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良反应主要是感染和过敏反应的发生,在用药前要排除潜在性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的存在。 目前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而言,可以通过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改善睡眠和疲劳等不适症状;通过服用慢作用药或使用生物制剂可使病情得到缓解或使疾病的进展减慢;如再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早期的病人能得到较好的康复,继续上学或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晚期病人亦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脊柱畸形的发生。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只要能够好好了解这个病,与医生充分合作,积极接受治疗,在用药的基础上坚持适当的功能锻炼,绝大多数病人的关节能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可以如正常人一样生活。 (侯氏专家团队) 公益 ?点击文章底端(写留言) ?回复所咨询问题+联系方式 ?上图所述侯氏一线专家将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 为确保您的个人信息安全,您所预留的信息将只限侯氏专职医生与您个人之间可见。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