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狮树又名狮子树,位于高淳区阳江镇南部,东与南溪村毗邻、西与关王村相接,南隔横溪河与砖墙镇相对。狮树这个地名虽有些古怪,但若追根溯源,其得名还大有文章可做。因为呀,狮树这个地名不仅与一颗神树有关,还是宋代著名丞相蔡京的孙子亲自赐名的。 今天,代代相传的《高淳地名故事》之狮吼神树,将为你讲述狮树的地名来历。 狮树风景1狮树原名为新庄。而故事则开始于南宋景炎二年(于公元年),当时蔡有花被朝廷派到溧水当官(当时高淳属于溧水)。他刚一上任便关心起永丰圩来。说起来,永丰圩还是他爷爷蔡京做宰相时命人修筑的,后来由皇帝赏赐给蔡家,成了蔡家的私人财产。作为蔡京的孙子,又正好来了这边上任,想去看看也无可厚非。 一天,蔡有花带着几位随从出发了,从清晨走到傍晚终于到了永丰圩附近。眼见得天色已晚,一行人就在附近小镇上住下。第二天一早在里长的陪同下,蔡有花和随从们乘船游赏永丰圩。当时正是春季,圩埂上油菜花铺开金黄的地毯,阵阵淡淡的花香扑鼻而来,圩堤内小桥流水,桃红柳绿。俨然一幅清新雅致的江南春景图。 蔡京蔡有花边走边看,时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走到永丰圩东南段时,圩堤旁一棵粗壮高大的古树印入眼帘。古树枝叶茂盛,可遮天蔽日,蔡有花被古树吸引,他仔细地打量着,久久不愿离去。 他请里长叫来一位老农民,询问老人家这棵古树是什么树?年龄几何?听到旁边的人说问话的正是蔡京的孙子,也是县里刚上任的官员。老农笑着回答:“这是棵杨梅树,至于来历还得从你爷爷筑永丰圩说起……”蔡有花听得入神,老农便津津有味地继续说着筑造永丰圩时发生的趣事。 永丰圩张将军在高淳筑永丰圩,庙湾村从此诞生,还有一段传说(回顾) 北宋末年,蔡京带着宋徽宗的圣旨,监督张将军抓紧筑造永丰圩。士兵民工们克服困难,冒着严寒苦干了一整个冬春,终于赶在汛期前把圩基建好。一期工程完成后,他们顶着烈日酷暑,继续加高加固圩堤。 不巧那年夏天久旱不雨,天气炎热,茶水又来不及供应,辛劳的民工们一个接一个中暑倒在了地上。没有晕倒的也是口渴难耐,忍不住捧起水塘里的脏水就喝起来,结果肠胃病又倒了一批民工。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白须白发的老爷爷挑着杨梅走了过来。筐里的杨梅个个西嘟嘟(高淳方言发音,意为很新鲜的样子)。让人看了不禁口水直流。 杨梅还没等老爷爷放下扁担,民工们就一拥而上,生怕抢不到杨梅吃。老爷爷见状高声喊道:“大家不要慌,我的杨梅不要钱,大家排队领,保证都能吃到。”民工听了姥爷也的话,就排起了长队,不一会儿,两大筐杨梅就分得一颗不剩了。看到大家吃得开心,老爷爷就哼着小曲走了,眨眼间就连影子都看不见了。从那以后,老爷爷隔三岔五便来工地上送杨梅。奇怪的是,自从吃了老爷爷的免费杨梅,民工们再也没有生病中暑了,精神也越来越好。大家都说老爷爷是天上下凡的神仙,专门救苦救难。 狮树风景2第二年春天,民工们吐的杨梅核长成了一片小树林,干活的农民看见了,便挑了一棵粗壮的移植到圩埂上。这棵树得到更多养分,很快长成参天大树并开花结果,鲜红水灵的杨梅吸引了调皮的孩子们。他们争先恐后想爬上树去摘杨梅吃,结果一有孩子爬树,树干就拼命晃动,还发出狮吼般的可怕声响,爬了一半的孩子被吓得赶紧从树干上滑下来,溜走了。只要有不相信的人试着爬树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被狮吼声吓得落荒而逃。 狮树风景3从此村民便把这棵杨梅树视为神树,对它烧香磕头,据说这棵树生命力顽强,从北宋到南宋,百年来一直郁郁葱葱,且真的灵验,对村民总是有求必应。大家更是把它当宝贝一样供着,再也没人敢爬树摘果子了。 蔡有花听完老农说的传奇故事,对这棵树也充满好奇。他围着树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接着对身边人说到:“这真是一棵神树,一棵狮子树!”。在场的人也都连声附和。后来,当地便改名为狮子树,如今也简称“狮树”。狮吼神树的传奇故事伴随着狮树的地名流传至今,成为高淳地名故事的一大经典。 高淳地名故事如果你对高淳地名故事感兴趣,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高淳的民俗文化。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