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建议

时间:2018-2-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岳阳风湿平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地报道不一,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强直性脊柱炎从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7年,随着疾病的进展,其治疗价值不断下降,因此强直性脊柱炎要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1.腰背、颈胸疼痛、僵硬,尤以夜间或早晨醒来明显。

2.足跟肿痛。

3.以下肢为主的关节肿痛。

4.可伴有眼炎、腹痛腹泻、尿频尿痛、近期感染病史、银屑病等。

以上症状可早期提示强直性脊柱炎可能。

患者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加强日常锻炼是治疗的基础。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一线药物,临床常用有英太青、扶他林、西乐葆、莫比可等,这类药物不仅有止痛的效果,亦有抗炎的作用,因此不单可以止痛,也有治疗的作用。在强直性脊柱炎处于疾病活动期,即疼痛较明显时应当坚持服用,若处于疾病稳定期,即症状不明显,可按需服用。

中轴型:指的是只有脊柱产生病变的患者。在尝试过两种非甾体抗炎药合计使用4周无效,或患者对疗效不满意,可加用生物制剂TNF抑制剂。

外周型:指外周关节出现关节肿痛的患者。可尝试柳氮磺吡啶或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评估12周若效果不佳可加用生物制剂TNF抑制剂。

附着点炎:以肌腱附着点炎症为主的患者,如足跟肿痛就是典型的肌腱附着点炎。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疗效不佳时可加用生物制剂TNF抑制剂。

药物治疗总结如下:

1、目前的证据不支持中轴型患者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

2、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应避免跟腱、膝盖、股四头肌。

3、建议定期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沉了解疾病活动情况。

4、目前没有证据支持DMARDs如……

未完……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中科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alfx/865383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