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点评28以石头记第一回文字

时间:2024/6/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3.html

以《石头记》第一回文字对八十回后的推想

(红楼梦原创探佚系列一)

《石头记》的文字虽然八十回后缺失了,但在八十回的文本和脂砚斋批语中还是有一些线索,我们可以从中窥探个大概。以第一回文字对八十回后推想如下:

一、正文及脂批:A3……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

推想:既然言“往来”,八十回后必有石头被癞头和尚(茫茫大士)、跛足道人(渺渺真人)携回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安置的文字。

二、脂批:

推想:所谓“当日”,即言明八十回后所有之女子,或死或散,均不在主角(作者)身边,此是八十回后情节的主要脉络。“散场”“一梦”是八十回后情节的关键词。

三、脂批:

推想:“茅椽蓬牖、瓦灶绳床、风晨月夕、阶柳庭花”十六字是作者写书时的生活写照,亦是主角贾宝玉最后的生活白描,切不可被“得道成仙”骗了。

四、正文及脂批:A3……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到不如不去的好。……A4……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A5……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摄[蹑]迹,不敢少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也[者]。……

推想:所谓“世态”,前八十回是“势利街”“人情巷”“糊涂庙”,还算好的。八十回后又是另一番世态,是“美中不足”“好事多魔”“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是“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兴衰际遇”,是“糊涂庙”被火,“势利街”“人情巷”成了人间地狱。

五、正文:A5诗后便是此石堕[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总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A6……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推想:读者请着眼于“陈迹”二字,故《石头记》的历史背景,八十回后不是作者生活的当代,至少得往前推至南明。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反映的便是历朝历代末期的昏腐庙堂,犹以南明为甚,大家都只为夺位子、争利益,对于朝廷的未来,没有人认真思考。吴玉峰、孔梅溪均经历过南明的那段惨痛历史,既然二人都对此书作过题名增删,不可能不将南明的情状表于文字。

六、正文及脂批:A6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了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讨[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推想:“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伤时骂世”“假拟妄称”“干涉时世”才是《石头记》的写作手法和目的,脂砚斋此段三次批“要紧句”可以说明,此乃“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法。八十回后的社会形态和发生在主角身边的所有事,不得不使作者有此想,书中不得不有此写。

七、正文及脂批:A8……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推想:因明皇宫平面设计形似葫芦,故葫芦庙影射明皇宫,谐音“糊涂庙”。

八、正文及脂批:A9……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A13……只听得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往[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去。……

推想:既然所有人入世都需要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子处挂号,那么如跛足道人所说,八十回后应有诸芳及贾宝玉等死后到太虚幻境销号的情节。

九、正文及脂批:A9……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到[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推想:既然是以眼泪还债,那么八十回后林黛玉泪尽即逝,与贾宝玉只有爱情而不可能有夫妻缘分。这是高续本写得正确的地方,但并不是其所构建的场景。

十、正文:A9……那道人道:“趁此你我何不[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推想:既然要度脱几个,前八十回只度脱了一个甄士隐,八十回后还当努力呀!

十一、正文及脂批:A12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推想:薛蟠如何对甄英莲“澌澌”,八十回前已有所表现,八十回后来了个夏金桂,应是雪上加霜。

十二、正文及脂批:A14……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A20雨村因干过,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

推想:贾雨村寄居葫芦庙,以“卖字作文为生”,形容得妙。前八十回,贾雨村无一政绩可言,八十回后也当无一政绩。所谓“卖字作文”,加后面的中秋晏请、丝竹歌弦,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都是“充数沽名”之学,四风问题渊源如此。

十三、正文:A15……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等[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

推想:贾雨村未出道前是这番褴褛情状,八十回后被罢官流放,自然也是这番情状。被罢官流放之因,在第四回。

十四、正文及脂批:A16……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照[上]玉人楼。A17……玉在匮[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推想:一诗一联,据脂批透露。八十回后林黛玉被困于贾府,贾宝玉出走后薛宝钗改嫁贾雨村。诗中的“蟾光”即薛宝钗的丫嬛宝蟾也,八十回后薛宝钗与贾雨村相识,是宝蟾牵的线。具体请看点评十八《试想贾雨村之联与钗黛有关》、点评十九《《贾雨村为官前的小小才能》第二部分、点评二十《当年甄士隐倒底做错了什么》。

十五、正文及脂批: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盘[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推想:所谓“晴光”指晴天时候的日光或月光,“玉盘”指月亮。奸雄的心事,是以日光遮蔽月光,部分红学家的日月之争从此而来。而我们重点要看的是其中的“满”字,指满族,也说明贾雨村以后做的官,是清朝的官,脂砚斋批其奸雄,由此而来,在八十回后应当有照应。所谓“仰头看”,是指新的执政者高高在上,百姓(万姓)皆成了低头答应的奴才,这也是后半部文章。脂砚斋批“中秋诗起、中秋诗收,用三秋作关键”,最后一秋当在八十回后,与此对应,当有中秋诗。

十六、正文:A22至A24,言英莲走失、糊涂庙失火。

推想:此两个情节,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是映射明朝末年英雄不出、莲台尽毁,崇祯帝成了孤家寡人,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五日北京被李自成攻陷。这一情节八十回后虽然不宜明写,但应该有文学艺术形式的反映。

十七、正文:A24……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A25言甄士隐被火之后,折卖田庄投奔岳丈封肃。

推想: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官兵剿捕、难以安身二十八字形容的便是明朝崇祯皇帝殉国后长江以北的境况,时李自成、张献忠各自建立了政权,但所过之处,穷人响应,但富贵家庭却难逃噩运。八十回后应该对整个社会情状有所形容,富贵人家的命运,在《好了歌》及《好了歌解注》中已言明,如甄士隐一家还算好的,能够保全身家投奔岳丈。第四十九回至五十四回是明朝时期的逃难式投奔,八十回后是第二波逃命式投奔。

十八、正文:A27《好了歌》。

推想:《好了歌》是南明时期整个社会结局的反映,八十回后应有具体表现。具体请看点评二二《好了歌是全书的总结》。

十九、正文:A28《好了歌解注》。

推想:《好了歌解注》是南明时期整个社会现状的反映和《石头记》所有人物结局的归纳,八十回后应有具体表现。《好了歌》及《好了歌解注》分类对人物的结局进行阐述,脂砚斋批语还特别对部分个人结局进行了点明,已在点评二三《好了歌解注中的社会形态》、点评二四《好了歌解注是全书人物的结局归纳》中作了分析。

二十、正文及脂批:A31……俄而大轿内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了。丫鬟倒发[了]个怔,倒象在那里见过的。……

推想:我们特别注意J条脂批,说明贾雨村这类官员可不止做了一时一朝的官。贾雨村当有三次做官的经历,第一次做的是明朝的官,只过才上任没多久,崇祯就殉国了,接着在南明,官场风气更加乱,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后来辞了;第二次做的是南明的官,这时候贾雨村加入了贾史王薛这一大平台;第三次做的是新政清朝的官,贾雨村并没有辞去南明的官,而是被新朝直接过渡过去的,这一点在八十回后当有反映。

以上二十条是以第一回文字和脂批对八十回后的粗略推想,当然《好了歌解注》内细分得更多,不再细举。

(水木森二〇二〇年八月十日)

本文参考文本:《红楼梦》第一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alfx/865465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