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西药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具有消炎止痛、减轻晨僵及缓解肌腱痉挛的作用。它的作用较快,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应用时应强调个体化,避免两种以上药物的合用,注意不良反应。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以及COX-2抑制剂西乐葆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皮疹、肾脏损害等。 (2)慢作用药物(DMARDs):用于控制病情的活动,抑制病变的发展。常用的有柳氮磺胺吡啶(SSZ)、甲氨蝶呤(MTX)及雷公藤多苷(TⅡ)。这几种药物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常用剂量:SSZ由每次0.25g,每天3次开始,每周增加0.25g,3次/日,直至1.0g,每日3次时维持。文献显示,多关节疾病较少关节疾病疗效好;外周关节较脊柱关节疗效好。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血象改变、肝功能异常等,均较少见,且一般为暂时性的,停药后可逆。MTX疗效与SSZ相似。小剂量疗法为每周1次,第1周2.5~5mg,以后每周增加2.5mg,至10~15mg时维持。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给药均可。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血象改变、肝功能损害等。TⅡ应用时需十分注意其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月经紊乱、精子活力下降等。常用量为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其他如氯喹、青霉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反应停等,也有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3)糖皮质激素:强直性脊柱炎一般不主张应用激素,但合并有急性眼部病变如虹膜炎、葡萄膜炎可以应用,激素可眼球后注射、滴眼或口服。另外,当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时,可小剂量口服或局部注射激素,但不主张长期应用。 (4)生物制剂:最近几年以来,大家比较认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包括TNF单抗infliximab,TNF融合受体etanercept(Enbrel)及人化的TNF单抗adalimumaboInfliximab剂量为20mg/kg,间隔6~12周1次。etanercept剂量为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Adalimumab剂量为20~40mg,皮下注射,每2周1次。这一类药物最大的副作用是继发感染,包括结核杆菌的感染。经临床实践,生物制剂对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突出,晚期效果不佳。另外,本类药物经济代价较高,若长期应用,一般家庭都负担不起;且停药后病情容易复发,因此也被称为昂贵的激素。 - 预约- 咨询-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