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三院救治一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手术工具

时间:2022-8-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皮肤病医院电话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4/6188146.html

近日,医院(南方医院)骨一科救治了一名28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郭女士(化名)。年,医院进行了髋关节的手术,不料术后假体陷进了大腿骨里,郭女士日常依靠拐杖才能勉强活动。年,郭女士辗转找到深圳市三院骨一科主任姜文学,此时她双髋和左膝完全僵直,已无法坐起,膝盖骨头连成了一块,左膝畸形至外翻了35°。为了她的手术,姜文学准备了五大箱工具以应对术中各种突发情况。

发病12年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普通人一样坐起来

年,16岁的郭女士发现自己膝关节经常疼痛,周围人都告诉她不要紧,这是风湿病,医院检查,而是服用中药调理。但随着时间过去,郭女士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先是膝关节僵直,后来髋关节也有了症状,到最后,她的病情发展到已经无法正常坐着了。

年,郭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为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患者通常在10-40岁左右发病,男女比例约为4:1。

郭女士当时就选择了手术治疗。遗憾的是,这台髋关节置换术并没有改善郭女士的情况,术后假体陷进了骨头中,郭女士日常行走只能继续依靠拐杖,也没能恢复“坐”的功能。每到雨天,膝关节和髋关节就疼痛难忍,给她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年,郭女士辗转找到了深圳市三院骨一科主任姜文学,此时她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双髋、双膝和肩关节几乎都不能动。“一般来讲,强直性脊柱炎的女性患者较之男性病情会轻微一些,像郭女士一样病情这么严重、病变累及髋、膝和肩关节的患者很少见。”姜文学说。

不仅如此,郭女士的左膝外翻畸形已经达到了35°。影像学检查显示,左膝的三块骨头已经长成了一整块,膝盖外侧还多长出一块骨头。姜文学介绍,骨头长成一整块是因为强直性脊柱炎,膝盖外翻和多长出来的骨头则是由于四年前安装的假体不合适,郭女士膝关节内收,腿必须向外折一些才能拄拐站立。长此以往,关节就变成了现在这样畸形的状态。

“最开始我只是想换膝关节,因为膝关节畸形比较严重,后来姜主任告诉我,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弯曲髋关节,我的髋关节又弯不了,就干脆都做了。”郭女士表示,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坐起来。

假体放置误差不能超过5度手术却只能凭经验“盲做”

郭女士的手术分了两次进行,第一次翻修双侧髋关节,第二次置换双侧膝关节。姜文学坦言,郭女士的病情复杂,从麻醉、摆体位到手术都是高难度系数。术前他辗转难眠,一直在思考手术要怎么做:“患者经济条件有限,能选择的材料很少,我们必须用最简单的材料达到手术效果。”

由于郭女士髋关节挛缩极其严重,要取出陷进骨头中的假体非常耗时。为了降低郭女士的经济负担,术中也没有选用专门的翻修柄,而是选用了普通的手柄,令这台手术“难上加难”。此外,髋关节强直的患者关节结构与常人不同,没有解剖标记,医生通常是以同侧的膝关节作为参考进行手术的,而郭女士左膝畸形,根本无法作为参考。

术后姜文学主任说起来,仍然觉得心有余悸:郭女士非常瘦弱,骨头也比较细,对假体放置的角度要求很高。“一旦误差超过5°,就有脱位的风险,但是术中没有解剖标记和参考,我们只能凭经验放。”姜文学说。

双侧髋关节置换一周后,姜文学继续为郭女士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前,他搬来了五大箱共约件手术相关的工具:“其实真正用到的没那么多,但是为了应对术中的复杂情况,必须要将准备工作做足。”

郭女士的左膝关节神经粘连非常严重,加上膝关节周围的神经比较敏感,姜文学必须小心翼翼地把粘连的神经正过来,这个过程如果出了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小腿和脚的肌肉瘫痪。

此外,常规假体需要靠周围的韧带维护,而郭女士的膝关节结构不正常、髓腔畸形、周围的韧带松弛,只能使用一般用于膝关节肿瘤患者的铰链式假体。这种假体自身带有稳定的结构,但要插入髓腔的部分比常规假体长很多,安装难度大,加之郭女士骨头比较细,仅仅是这一侧膝关节的置换,姜文学就花费了3个小时,而比较正常的右侧膝关节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

“这个手术应该是我来三院以后做过的最难的手术,最后成功的那一刻我很有成就感。”姜文学笑言。

目前,郭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已经能够站立,有望在2个月后实现自己“像普通人一样坐起来”的愿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通讯员:深圳市三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bj/865451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