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皮影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3-4-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远看灯火照,近看像座庙

里头人马喊,外边哈哈笑

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多地都有流传。但对迁安人而言,不是哪里的皮影,都叫迁安皮影。

迁安皮影,曾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最古老的皮影流派之一,是中国皮影祖宗级的珍贵遗存。

在皮影界,迁安皮影,还是“侠义典范”!

百余年岁月中,迁安皮影走过街、串过巷,最为轰轰烈烈的,还是那段抗战故事。

迁安皮影的传奇故事

在早些时候,迁安皮影不是有些人想当然的“有钱人看的玩意”,它是抗战的一把“好手”!

烽火年代,迁卢青联合县为配合抗日宣传,成立了抗联会影社。影社不仅宣传抗日,还促成了一场胜仗。

迁安博物馆内的抗战雕塑

年的一天,影社在迁安城外三里地的胡各庄唱影,演出剧目《枪毙王朋》,演员在戏中大骂汉奸特务,就是为了诱敌出城,事先埋伏好的战士打了伏击,共计死伤俘虏敌军多名,影社也因此得名“药捻子影社”。

皮影里演的是故事,皮影外,是手艺人更加精彩的人生。

在冀东,刘老恩献影箱支援抗日已成为人人传颂的佳话。

行医济贫的刘老恩召集了一些影匠,成立了一个皮影社,为村民演抗日剧,年,为激起群众的抗日热情,更是捐献了影箱,鼓励皮影艺人到部队演出,开始“用毛驴驮着影箱宣传抗日”。

▲抗战老人郑昆讲述刘老恩的故事

诱敌伏击、宣传抗日,带着红色的印迹,迁安皮影一路演、一路走,走出一段段传奇故事。

迁安皮影的传承、发展

传承

建国初期,百姓生活困苦,皮影传承举步维艰。

曾担任抗日通讯员的叶建国是活跃在药捻子影社的一员。年6月23日,在迁安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迁安市皮影艺术协会正式成立,叶建国任会长,协会还组建了谦御皮影艺术团。

咫尺地千朝万国瞬息间古往今来

  乡村的夜晚,繁星布满天际。网络未普及的年代,除了远处不时传来的狗叫外,四野沉寂。但,正是在这间密闭的乡村录影棚内,衣着不齐,甚至略显卑微的乡间皮影艺人们“一口道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演绎着迁安这片土地上最为激越、亢奋,也最为隐秘的精神内涵。

皮影协会成立的那天,叶建国深情地道出了自己的三个愿望:

“让皮影歌迁安、唱迁安,打出迁安品牌;

让皮影走出迁安,走出国门;

培养新人,让皮影艺术不断传承下去。”

年,叶建国老人带着这三个愿望去了另一个世界,让人欣慰的是年轻一代关于皮影的故事,还在继续。

年,世纪之交,年轻人风风火火的想奔出个好日子,在大家都在想法“盘钱”的时候,赵店子镇马古寺村的郭宝和妻子陈海云却忠于梦想,选择了另一条路——皮影,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夫妻两人对皮影,绝对是“真爱”。

▲郭宝、陈海云作影人

都说梦想和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20余年的坚持,郭宝皮影传承馆成为冀东最大的皮影艺术个人展馆。也正是这种传承,更多的迁安人知道了皮影、看见了皮影。郭宝和爱人陈海云也被称为“影人刻艺双飞鸟”。

发展

跌跌宕宕走过岁月的打磨,迁安皮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一腔侠骨流传下来,但随着非遗项目土壤的变化,包括皮影在内的非遗保护任务也很艰巨。

不过,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迁安非遗保护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八旬老伯安凤来为在皮影传承馆表演皮影戏

就拿迁安皮影来说:以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了迁安皮影戏的图文资料,留住了文化基因;皮影戏走进校园和景区,各类文化下乡、对外交流演出,皮影这个小众的艺术,走进大众的视野……

非遗项目是否真正活起来,一个重要的标准,还要看它是否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当地产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迁安皮影戏的保护,可圈可点。

作为迁安人,你可能没去过皮影馆,但是“非遗年味集市”、文化符号浓郁的中唐轩辕里民俗休闲街区,你一定有涉足,这些让皮影不再是只有所闻,未有所见的单薄印象。

不仅成功“出圈”,皮影还拉动了大产业,“演”出了致富路。

半碗灯星辰日月

一张纸社稷山川迁安皮影的传奇故事,从远写到近,从小众流传到大众,还将落笔何处?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bj/865459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