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累及中轴骨骼(脊柱和骶髂关节),也可以累及髋、膝等关节。 病程发展可导致颈、胸、腰椎融合如“竹节”,关节僵硬、强直。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特点 起病隐匿、缓慢、出现低热疲劳,睡醒后腰背痛,易误诊为腰肌劳损。 典型症状为“隐匿性下腰痛”,常感觉在臀部或骶髂区深部。 家族聚积发病倾向,患者的亲属发病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 发病年龄在15~30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多为瘦长体形。 典型的病症发展过程: 腰痛位于骶髂关节处或臀部 背痛和背强直感,静止后加重 脊柱出现背驼、颈强直 三、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危害?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还无法治愈,致残率高,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除了骨关节损害,还有以下危害: 全身症状:发热、贫血、食欲不振、消瘦、身体虚弱、盗汗等。 眼损害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以急性前葡萄膜炎和急性虹膜炎多见,也可发生急性结膜炎。 心血管系统受累。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扩张型心肌病和心包炎;房室传导阻滞。 呼吸系统受累:肺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 耳损害:慢性中耳炎发生率高。 泌尿系统受累表现。 不过这些症状都不是很严重和明显,不必为此刻意担忧。 四、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原则 虽无可以治愈该病的药物,但多数病人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 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合理使用抗风湿药,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 每天进行功能锻炼(如游泳) 睡硬床垫 合理参加运动与娱乐活动 避免创伤(因为有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 糖皮质激素 改善症状药物(抗风湿类药物) 生物制剂:抗TNF-α单克隆抗体 注:目前认为生物制剂对AS患者的外周与中轴关节炎症均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证据显示其推迟病情进展作用。对于胃肠道不能耐受其他药物或者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 1、全身无疼痛不适; 2、血沉、CRP正常。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无法根治,但达到治愈标准后即可认为患者已经为“正常人“,可逐步停药。 五、强直性脊柱炎药物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过程中,用药是不可避免的,所谓"是药三分毒",患者一定要 激素类药物:副作用最大。激素可以导致全身骨质疏松,加速关节骨桥形成速度,导致股骨头坏死。 柳氮磺吡啶,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常会造成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口腔炎等。 甲氨蝶呤:本身属于化疗药物的一种,虽然用量很小,但是同样会对骨髓、血液系统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雷公藤多甙:影响生殖能力。如造成男性精子数较少和活性减低、女性闭经等。但一般停药后可逐步恢复。 抗TNF-α单克隆抗体:有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副作用,如经常上呼吸道感染等。 患者应当在治疗开始时告知医师自己有无相关禁忌。如尚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可能需要避免使用雷公藤类药物。 另外,在服药期间,建议每3~4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RP等指标。 六、强直性脊柱炎的自我调护要点 1、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用药方法、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避免用药不规范和不良后果。 2、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概况、进展、治疗、预后,避免恐惧和不知所措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做好长期治疗的精神准备。 3、若不能确诊而高度疑似,应清楚腰骶、髋、足跟痛等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须密切随访。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可达3-9年,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或复发,及时就诊。 4、增加同其他患者的联系和交流,互相吸取经验教训,增强信心,减少焦虑和烦燥,心平气和地积极治疗。 5、认清疾病规律。既有长疗程的自我调理和治疗规划,又有阶级性目标。一旦反复能正确对待而不是盲目病急乱投医。 6、注意日常坐、卧、行走姿势,即在脊柱强直已不能避免,也要尽可能地保持在功能位。慢性期体疗要避免加重关节损伤,选择适合个人病情的锻炼。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正确姿势尤以坐姿及睡姿须特别注意; 2、不睡太软床铺,不抱重物; 3、穿着轻快柔软且具有弹性的鞋子,以免增加脊柱负担; 4、不做激烈及跳跃运动使用柔软体操避免肌肉僵硬; 5、常做热水浴可消除肌肉僵硬; 6、常做仰泳运动尤以海水较具浮力可使肌肉强化以保护脊柱; 7、每星期定期做脊柱矫正训练以利脊柱之保养。 联系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