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强直也就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理表现。既往认为属类风湿性关节的一种,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本病是一独立的慢性骨关节病。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但据有关资料统计,90%以上的病例,血清中含有一种遗传性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家族中患本病者为正常人群的30倍。但也有10%的患者表现为类风湿因子阳性及3/4患者表现为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这可能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一定关系。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以侵犯脊柱为主,并可不同程度累及骶髂关节和四肢关节。 AS的病理改变特征是韧带附着端出现炎性病变,病变原发部位是韧带、关节囊的附着部和肌腱端,病情发展的结果是韧带骨赘形成、椎体变成方形、椎骨终板破坏等。 AS常见于16~30岁男性青年。本病起病隐蔽,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隙性,数月、数年后才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出现部分或全部强直,也可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侵犯较常见,脊柱畸形较轻。该病通常主要损伤在以下几个主要部位,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1.骶髂关节炎 约90%AS的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以后逐渐发展,上行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也可放射至大腿,直接按压或伸展骶髂关节可引起疼痛,约3%AS患者的颈椎最早受累,以后下行发展至腰骶部,7%AS的患者为几个脊柱段同时受累,并无早期骶髂关节损害。 2.腰椎病变 腰椎脊柱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痛和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转动均可受限。查体时腰椎棘突有压痛,腰椎旁肌肉痉挛,后期可见肌肉萎缩僵硬。 3.胸椎病变 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后呈驼背畸形。如肋椎关节、胸骨柄关节、胸锁关节及肋软骨间同时受累,则呈囊带状胸痛,胸廓扩张受限,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胸痛加重。由于胸腹腔容量缩小,可同时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碍。 4.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病性疼痛,并沿颈部向头部、臀部放射,颈部肌肉开始时痉挛,以后萎缩僵硬。病变进展可向下发展,形成胸椎后凸畸形。头部活动明显受限,常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侧弯或转动。 (文本选自百川脊柱医学系列丛书之《脊柱疾病病因病机学》节段,作者:黄开斌) 百川脊柱事业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