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晓医生养成记皮肤康复

时间:2021-10-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皮肤科·康复科

.1.25-1.29皮肤科

.2.1-2.5康复科

选修板块在疫情中结束了

#一不留神又写多了

#卡片框框里的流水账……跳过?

.1.25-1.29皮肤科

疫情来的猝不及防,皮肤科受到的影响挺大的(因为西院有门诊和病房),之前的带教老师被隔离了,我换了一位带教,体验也变得不一样了。

我喜欢跟门诊,因为能见到很多病例,还有时间和老师聊天。皮肤科没有电子病历,都是手写在病历本上的,老师让我写。一开始很不熟练,甚至连主诉都不知道该怎么写,病人的描述千奇百怪,我想用“不适”“发红”“颜色改变”这类词汇,但又觉得有点太随意了,皮肤科总会有自己的规矩吧。后来发现老师都是用“皮疹”,渐渐地我也会写了。

(说到这……老师的字……不管写什么在我看来都是一串点……我真是对着那一堆“点”一脸懵逼……

体格检查就更难了,一想到皮肤科的那些描述我就头疼,最多写出“丘疹水泡红斑融合”这种。熟练了之后,听病人描述就能判断出是哪些常见的疾病了。

带状疱疹的主诉要加上疼痛(像皮炎啥的即使病人说了有一点点疼但也可以不写),查体有风团——我也只记住了这个(我偶尔还是看不出那个皮肤表现是不是风团…)。

说归说,能在门诊帮老师打这种下手还是很有趣的,觉得自己很有医生风范了,也在逼迫自己回家好好看书,要能胜任、能做好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跟了三天门诊,病人不多,老师说因为疫情病人至少少了一半。但是病种还是看到了很多:

比较常见→带状疱疹荨麻疹皮炎(淤积性接触性过敏性脂溢性染发性)湿疹

其他还有→衣原体感染囊肿腋臭疖水痘黄褐斑(褐黄斑?)各种部位的癣单纯性紫癜玫瑰糠疹丹毒疥疮瘢痕压疮

*“癣”读“xǔan”

感觉门诊还是挺危险的,先不说病人有没有新冠,就是单纯皮肤科的疾病都会让我有些顾虑。比如来了个水痘患者,我就很害怕,不自觉地感到浑身发痒。

看了真菌检查,是镜检+培养。在显微镜下我看见了蓝色荧光的菌丝,很细,但是很清楚。

#化妆品

接诊了不少面部过敏的患者,都是女生,用化妆品用的。

“医生我这痘痘一直不消”

“医生我脸上有红血丝要紧么”

“医生我眼睛周围发红是不是眼膜导致的”

“医生我发际线在往后退”

嗯,都是我想问的,真好。

#问诊破案

一个小姐姐,额头特别特别特别红,不像过敏没啥皮疹不痛不痒。

老师说一般是小孩咳嗽打喷嚏用力屏气后会出现……

“有没有经常打喷嚏”“没有”

“有没有便秘”“没有”

“有没有用力屏过气”“没有”

老师有点尴尬,我有点好奇……

“啊医生我练过倒立”

——诊断是单纯性紫癜。

#突然来个银屑病?

还有一个病人,皮肤表面有红斑脱屑,老师用手指甲刮那个皮,这个操作让我有些惊讶,没想到就这样去碰伤口了,不是应该保护伤口的么?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在看患者Auspitz征阳性,要考虑银屑病。

之前学皮肤科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银屑病,它就像风湿科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疾病一样,说不清道不明,又无法治愈。这些病人每天都要靠药物控制疾病的发作,又饱受着药物副作用的折磨,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会为他们感到难受。

#痛死了

还有患者说头痛,非常非常痛,老师却一脸漠然。

后来老师告诉我要看她的其他诊断,她有焦虑抑郁状态,所以你不能和她一起夸大她的症状。

门诊的医生要准确地诊断以及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考虑的因素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啊。

皮肤科手术都是门诊手术,“普外科根本看不上的这种小手术”。麻醉是局麻,打出一个个小皮丘,浸润麻醉,看着都痛。

大多数都是切痣,偶尔有皮下囊肿。皮肤囊肿……真的好恶心……

前一天全国都在吃花花的瓜,第二天有一个病人叫“L晨宇”,结果老师把名字读错了,看来真的是个完全不吃瓜的老师啊。

#挺有趣的对话

“门口有鞋套和帽子自己戴好进来”

然后有个病人两只脚穿了两个帽子,头上戴了个鞋套?

“医生帮我缝好看一点”

“给你缝个蝴蝶结好不好”

#我的直男老师

大概因为我是英文班的,所以他总是会跟医院的事。

“国外门诊和国内就完全不一样。你看他们病人一进来,门一关,脱光,拿个放大镜从头看到脚。我们呢,五分钟,看个门诊像猜谜似的。”

“门诊误诊率其实挺高的,病人提供的信息有的太笼统,你也问不出什么。一天误诊个一两个人已经算是少的了。”

让我有些吃惊,但想想也很合理。

老师问我成绩怎么样,我说还行。

“排名是多少?”

——这是第一次有老师问我排名。

门诊没什么病人的时候,我就逮住老师这位“护肤专家”疯狂提问。话题进行得并不顺利,我的直男老师一直以为我接连问的很多关于皮肤保养的问题都是在问之前接诊的病人,于是他总会针对他以为的我问的那个病人的病情给我讲解……

老师非常认真耐心详细地解答我的疑问,但是和我想问的日常护肤没有很多关联hhh不过还是学到了很多!

-激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涂在脸上血管扩张了脸当然会红润、气色好。

-用什么面膜啊,最好的办法就是凉开水浸湿毛巾敷在脸上,然后涂润肤霜。

-太多时候,都是过度清洁引起的。

-皮肤科两大法宝:防晒、保湿。

老师问我小讲课想听什么,“银屑病、带状疱疹、痤疮,你选一个”。这还用说么,当然痤疮。

-维A酸和BPO还是很好的——我只记住了这个。

-黑头是因为刺激所以角化过度,你越挤,就越刺激,那必然就越严重。

在皮肤科实习过程没想什么,单纯地认真看老师接诊、认真抄方、认真记住知识点(护肤的要点)。整理一下笔记,想一想,突然间却有不少感触。

那么多患者那么多病例,老师开的处方也就是那些药,不同的组合而已。我只在病历本上写下了药,病人来看一次病或许也是知道了诊断买到了药之后心满意足地回去吃药了,却忘了所有的处方之前最重要的一条——好好休息,不要熬夜,少吃甜少吃辣。

因为身体出现了异样,我们就不再相信自己身体的自愈能力,开始求医吃药,而大多数的问题都是透支、是自己没有保护好自己。

得了带状疱疹涂阿昔洛韦,但归根结底是自己抵抗力下降。不是说不应该借助“外力”,而是在借助外力的同时,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门诊遇到的小姐姐非常在意脸上的痘痘和皮肤的红血丝,小哥哥觉得发际线在往后移,问医生该怎么办。怎么办呢?其实原因我们都明白,但是我们或主观或客观上克服不了。是现代人的通病吧。值一次夜班我脸上必然会多几颗痘痘,我也希望有办法可以平衡这种无法控制的作息,但当我们过多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zd/865441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