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快,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正确护理尤其重要。做好护理的前提是了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 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眼部征象:包括瞳孔、眼球运动、眼底的改变;椎体束征;生命体征的改变;脑疝。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分类轻度:GCS评分在12~14分,伤者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内 中度:GCS评分在9~11分,伤者的昏迷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6小时以内。 重度:GCS评分在8分以下,伤者昏迷时间在6小时以上或6小时后清醒后再度昏迷者 瞳孔的观察正常瞳孔的直径2.5~4mm,对光反应灵敏,等大等圆。 观察瞳孔可分为直接光反应和间接光反应 直接光反应:正常的现象是光照的瞳孔收缩间 接光反应:光照时另一侧瞳孔也同时缩小 肢体活动情况肌力分级法如下: 公告:颅脑损伤护理措施如下12条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0.5~1小时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 每4小时测体温1次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等的变化并应及时、详细的记录。 术后48~72小时严密观察有无脑水肿、脑疝的出现。 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常见颅内出血、脑水肿、中枢性高热、胃肠道出血、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尿崩症、外伤性癫痫。 2体位体位宜取头高位,抬高床头15~30o 重伤、昏迷病人,取平卧、侧卧位,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休克病人,取平卧或头低卧位,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增加颅内淤血。 3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对开放伤或开颅术后病人,应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对于减压性的伤口应避免局部伤口受压,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的变化并记录。 4高热护理颅脑损伤病人出现高热时,要分析原因(感染和丘脑下部损伤均发生高热)。 中枢性高热病人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行冬眠低温疗法。 实行冬眠低温时,要定时检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药物对病人意识有影响,观察病人时注意区别药物的作用与伤情变化引起的昏迷。(前者可以刺激、呼唤病人使之苏醒,而后者病人意识无改变,不会因给予刺激而使病人觉醒) 5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疗,防止肺部感染。 6营养与补液手术日禁食术后清醒24小时可进流质饮食,第2、3日给半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渡到普食; 昏迷及吞咽困难者,无消化道岀血者手术后24小时开始鼻饲。 重度颅脑损伤可致消化及吸收功能减退,由于创伤修复、感染或高热等原因,使机体消耗量增加,故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相当重要。 7五官护理昏迷、颅底骨折的病人,由于眼睑闭合不全,一般可戴眼罩、眼部涂眼药膏,并定时滴抗生素眼液,必要时可暂时缝合上下眼睑。 脑脊液鼻漏及耳漏,病人可取半卧或平卧位,宜将鼻、耳血迹擦净,不用水冲洗,也不用纱条、棉球堵塞。 保持鼻、口腔清洁。 配有活动性义齿的昏迷病人,应将义齿取下,以防掉入气管内。 8皮肤护理昏迷及长期卧床,尤其是衰竭病人易发生压疮。 预防的要点是“六勤”,避免皮肤受压时间过长。 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9预防关节挛缩和足下垂昏迷与长期卧床病人,注意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置。需定时活动肢体各关节,但要注意被动活动动作宜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以防发生骨折。 10安全的护理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应适当将四肢加以约束,以防自伤或坠床而发生意外。但是需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处理。 如属颅内血肿,需行紧急手术;脑水肿的病人行脱水治疗并改善缺氧;低血压与休克者应输血、补液;尿潴留者行导尿;这些措施均可使病人转为安静。 11癫痫护理癫痫发作时,应注意防止误吸与窒息,并有专人守护,将病人头转向一侧,并在上下臼齿之间加牙垫或塞一纱布卷,以防舌咬伤。 自主呼吸停止时,立即行辅助呼吸。 大发作频繁、连续不止,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可因脑缺氧而加重脑损伤,使伤情恶化。此属于紧急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作有效的处理。 12心理护理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延伸阅读: 3图掌握GCS评估——颅脑损伤昏迷程度 医院感染大总结 术前沟通技巧,理解万岁!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