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9日,农历五月初四,丁酉年乙巳月丙辰日,星期一。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个常见多发的疾病,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对身体的损害很大。临床上,用火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一定疗效。借这个机会,我集中给大家介绍一下,临床上是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火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机理,对我们临床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什么叫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按西医的说法,它是指以损伤脊柱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上,可能有的医生见过,有的医生没有见过,我在河南和广西的时候,都见过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例,研究课题也是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 临床上有什么症状表现?首先,它是一种以中轴(脊柱)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这个骶髂关节、脊柱两旁、软组织及外周四肢关节,也可以发生关节病变。临床上,主要是以腰背疼痛、晨僵、腰椎各方向的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实际上我们有时候都误把它当成腰疼来治疗,所以常常会导致耽误病情。 调查显示:脊柱关节病的发病率为0.6%-1.9%,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为0.1%-1.1%,男女比例为3:1。初步调查,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主要发病年龄在15-35岁之间,80%的病人在30岁以前发病,40岁以上发病的仅占5%。青少年发病,往往出现更差的躯体功能状况,男性病人比女性病人也有更多的结构性变化,包括脊柱的竹节样改变。 中医如何定义和认识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没有强直性脊柱炎这一说。中医把它归到哪去了呢?它被归入了“骨痹”、“肾痹”、“龟背风”的范畴。中医认为正气不足,邪气偏盛,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两个条件。而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其发病与否,以督脉空虚为其发病的内在依据。 大多数医家都认为是先天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热毒邪趁虚入侵,内外合邪导致发病,但也有少数医家认为,以风寒湿邪或热毒侵入督脉而发病。特别是热毒的淤积,经脉阻滞更为多见。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一般是以治督脉为主。 我个人在临床上,也倡导的是治脊法。所谓治脊法,就是以治疗脊柱为主。运用的具体治疗手段,除了火针、水针还有温针灸以外,首先要求病人要坚定信念,坚信自己能好,而不要有这个病治不好的认识。强直性脊柱炎被西医称为“不死的癌症”,所以很多病人容易陷入悲观绝望的漩涡,而实际上中医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还是很有疗效的,首先病人自身认识要端正。 如何诊断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上怎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活动,众多医者已经认识到:单凭临床症状体征,并不能确诊是否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表现是腰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肢,以至于类似于坐骨神经痛。其区别于腰痛的特点:第一个多见于40岁以前;第二隐匿发生;第三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第四早起或长时间休息以后腰背僵硬;第五活动可使症状缓解;第六对非兹体类抗原的治疗反应良好。所以医生对这个病,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临床上的诊断方法很多,常可见于早起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体征,如4字试验,骶髂关节的推压试验,都可发生骶髂关节病变。一般在早期没有骨质损害的时候,你很难去看得到他的损伤,很难查出来。但在临床上,纤维肌痛,某些脊柱退行性变以及肿瘤和其他临床情况也常不易与此鉴别。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对这个病的早期很难发现,开始都认为是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或者其他的一些关节病变,没有想到这个病。因此,即使达到一定被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也大都是晚期的了,年罗马标准的五项临床表现,即:腰痛、僵硬三个月以上,休息后不能缓解,胸部疼痛僵硬,腰椎活动受限,胸骨扩张受限,或者是蜂窝炎发炎,既往史后遗症,也不能诊断。现在一个最新的诊断,是用HLB27,白细胞抗体。 临床上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中医学之“尫痹”范畴,但其证候特点又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不同之处。医院的焦老认为该病之病机是肾虚寒湿之邪深侵而致。其特点是不仅肾虚,而且督脉也虚,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联,督脉“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肾督阳虚,寒邪深浸肾督,督脉伤而气血痹阻,筋骨失养,脊骨乏荣,故脊柱僵曲,督脉还“合少阴主股内后廉”,故病情重则可致骸骼关节受损而腰骼、大腿皆痛,甚至僵化,使大腿不能自由活动。因而本方除补肾祛寒外,还突出强督助阳之特点,以治病之本。 焦老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内经》中所说的大偻症。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痹病,是疾病到了后期,寒邪深侵入肾,伤及肝肾。肝主筋、肾主骨,由于肝肾不足,导致筋骨无以荣养,而出现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伸曲。因此焦老提出“合”字三义以及从化理论的运用并倡用“尫痹”之名,以区别于其他的痹病。并根据该病的特殊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大法的治则治法。 我的研究和认识:针灸药组合疗法本人通过学习前辈们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结合自己20余年的临床体会,提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治脊法,综合运用中医的针、灸、药三者的效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治脊法的处方组成及操作1火针取穴:以督脉、膀胱经为主,寻找病灶点,常规穴位肾俞、肝俞、脾俞、大椎、风池、风府等穴。 操作:取用大号粗火针在病灶点上快速点刺5~7针,然后拔罐;取用中号细火针在以上所选的穴位上快速点刺,视情况加以拔罐,拔罐要做三次,以针孔不出血或不出粘液为度,注意严格消毒。每二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七天,一般治疗三至五个疗程。 2水针药物: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 取穴:风池、风府、大椎、膈俞、肾俞、肝俞、脾俞、腰阳关、关元、气海、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把前三种药混和打到风池、风府、大椎、膈俞、腰阳关,再把后两种药混合打在肾俞、肝俞、脾俞、关元、气海、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一疗程后休息9天,一般3-5个疗程。 3温针灸毫针刺法:沿督脉和膀胱经五趟线取穴针刺,每两个椎体为间隙取五针; 灸法:用艾箱在针过地方灸,或用神灯照射,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一疗程后休息9天,一般3-5个疗程。 4中药:乌头汤、当归四逆汤等处方如下:制川乌头30克,制草乌头30克,制附子45克,黄芪克,防风30克,当归45克,桂枝45克,茯苓45克,金毛狗脊30克,麻黄15克,赤芍45克,辽细辛30克(后下),黑小豆45克,桃仁30克,川芎20克,红花30克,骨碎补30克,鹿角胶45克,干姜60克,炙甘草45克,蜂蜜克,紫油桂12克(研粉冲服)“全虫6克、蜈蚣3条”(研粉冲服)。 三付,以后每三付后制附子加30克,加至感觉口舌麻木为止,细辛加至90克为度。服药六付以后加红参45克,肾四味各30克。另外配培元固本散一料。如果疼痛严重,可用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代替制品,疗效更好。 治脊法的效果及病例“治脊法”是本人集20余年的临床经验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总结出的一套应用火针、拔罐、水针、温针、中药等一系列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自然疗法,能够达到早期治愈、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矫正障碍关节的治疗效果。达到“抓住早期治愈、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矫正障碍关节”的目标。 典型病例 男,16岁,学生 初诊:年5月8日 病史:患者两年前因打球引起腰骶部疼痛,开始也没有引起重视,吃点止疼药也就不当回事了。没想到后来疼痛逐渐加重,影响学习,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医院检查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最后家长带孩子到广西医院检查治疗,结果是强直性脊柱炎。西医说这个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大,建议找中医试试。经别人引荐找到我院专家楼我的诊室。 刻下证见:孩子消瘦,精神尚可,自述不能端坐十分钟,必须动动才行,已经休学。检查腰4、5及骶髂关节有明显的压痛,以右侧为甚,拍片提示:腰骶部骨质模糊,没有骨桥形成。化验检查:HLB27(+)。睡眠差(疼痛发作时),食欲可,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细弦。 诊断:大偻(中医),强直性脊柱炎(西医)。 治疗经过: 针灸 先用火针局部(腰骶髂部痛点)点刺出血,每隔一天针刺,五次为一个疗程,水针用黄芪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穴位注射(肝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心俞、膈俞、腰骶部痛点)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七天。共治疗四个疗程。 中药 从开始就用大乌头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效不更方,一直到痊愈。处方如下:制川乌头30克,制草乌头30克,制附子45克,黄芪克,防风30克,当归45克,桂枝45克,茯苓45克,金毛狗脊30克,麻黄15克,赤芍45克,辽细辛30克(后下),黑小豆45克,桃仁30克,川芎20克,红花30克,骨碎补30克,鹿角胶45克,干姜60克,炙甘草45克,蜂蜜克,紫油桂12克(研粉冲服)“全虫6克、蜈蚣3条”(研粉冲服)。三付,以后每三付制附子加30克,加至感觉口舌麻木为止,细辛加至90克为度。服药五付以后加红参45克,肾四味各30克。另外配培元固本散一料。此病人共服中药付,制附子加到克,前后服药近4个半月,所有症状消失,目前情况良好,已经复学读高一。 疗效 患者经针灸四个疗程的治疗,服药近4个半月,目前所有症状消失,已经停药。临床痊愈,拍片检查已经恢复正常,但是化验检查:HLB27(+)。目前已经转阴。 关于强制性脊柱炎的理论思考1.老子“上善若水”的启示:上善治水。 2.李老常言的“万病不治,求治于肾”探讨与思考。 3.人体三宝“精气神”的调理及思考。 4.人的道德观念对该病的影响。 老子提出了上善治水,上善若水,李可老先生也常说:万病不治,求治于肾,人体精气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道德观念对肾的影响,都可以作为探讨这种疾病的引申和延伸范围。 说到这里,我来谈一下我对火针的想法。火针对脊柱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明显的。火针的厉害,并不是火针本身很厉害,而是它携带的高能量物质--光态能量,进入体内后起到的效果。 我在临床中实际观察了火针给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带来的效果。我们人体的能量状态一般四个状态:一个是精态,一个是气态,一个是音态,一个是光态。而我们的火针,烧红的时候有八百多度,烧到发白炽光的时候,可以达到0多度,或0度。也就是说,它携带的高能量的物质,随着针体进入体内以后,可以激发我们体内的阳气,驱逐体内的阴寒,因此能够迅速解除疼痛。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个常见多发的疾病,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对身体的损害很大。临床上,用火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一定疗效。借这个机会,我集中给大家介绍一下,临床上是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火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机理,对我们临床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什么叫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按西医的说法,它是指以损伤脊柱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上,可能有的医生见过,有的医生没有见过,我在河南和广西的时候,都见过很多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例,研究课题也是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 临床上有什么症状表现?首先,它是一种以中轴(脊柱)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这个骶髂关节、脊柱两旁、软组织及外周四肢关节,也可以发生关节病变。临床上,主要是以腰背疼痛、晨僵、腰椎各方向的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实际上我们有时候都误把它当成腰疼来治疗,所以常常会导致耽误病情。 调查显示:脊柱关节病的发病率为0.6%-1.9%,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为0.1%-1.1%,男女比例为3:1。初步调查,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主要发病年龄在15-35岁之间,80%的病人在30岁以前发病,40岁以上发病的仅占5%。青少年发病,往往出现更差的躯体功能状况,男性病人比女性病人也有更多的结构性变化,包括脊柱的竹节样改变。 中医如何定义和认识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没有强直性脊柱炎这一说。中医把它归到哪去了呢?它被归入了“骨痹”、“肾痹”、“龟背风”的范畴。中医认为正气不足,邪气偏盛,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两个条件。而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其发病与否,以督脉空虚为其发病的内在依据。 大多数医家都认为是先天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热毒邪趁虚入侵,内外合邪导致发病,但也有少数医家认为,以风寒湿邪或热毒侵入督脉而发病。特别是热毒的淤积,经脉阻滞更为多见。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一般是以治督脉为主。 我个人在临床上,也倡导的是治脊法。所谓治脊法,就是以治疗脊柱为主。运用的具体治疗手段,除了火针、水针还有温针灸以外,首先要求病人要坚定信念,坚信自己能好,而不要有这个病治不好的认识。强直性脊柱炎被西医称为“不死的癌症”,所以很多病人容易陷入悲观绝望的漩涡,而实际上中医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还是很有疗效的,首先病人自身认识要端正。 如何诊断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上怎么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活动,众多医者已经认识到:单凭临床症状体征,并不能确诊是否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表现是腰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肢,以至于类似于坐骨神经痛。其区别于腰痛的特点:第一个多见于40岁以前;第二隐匿发生;第三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第四早起或长时间休息以后腰背僵硬;第五活动可使症状缓解;第六对非兹体类抗原的治疗反应良好。所以医生对这个病,也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临床上的诊断方法很多,常可见于早起的强直性脊柱炎的体征,如4字试验,骶髂关节的推压试验,都可发生骶髂关节病变。一般在早期没有骨质损害的时候,你很难去看得到他的损伤,很难查出来。但在临床上,纤维肌痛,某些脊柱退行性变以及肿瘤和其他临床情况也常不易与此鉴别。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对这个病的早期很难发现,开始都认为是腰腿痛,坐骨神经痛,或者其他的一些关节病变,没有想到这个病。因此,即使达到一定被认为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也大都是晚期的了,年罗马标准的五项临床表现,即:腰痛、僵硬三个月以上,休息后不能缓解,胸部疼痛僵硬,腰椎活动受限,胸骨扩张受限,或者是蜂窝炎发炎,既往史后遗症,也不能诊断。现在一个最新的诊断,是用HLB27,白细胞抗体。 临床上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中医学之“尫痹”范畴,但其证候特点又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不同之处。医院的焦老认为该病之病机是肾虚寒湿之邪深侵而致。其特点是不仅肾虚,而且督脉也虚,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联,督脉“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肾督阳虚,寒邪深浸肾督,督脉伤而气血痹阻,筋骨失养,脊骨乏荣,故脊柱僵曲,督脉还“合少阴主股内后廉”,故病情重则可致骸骼关节受损而腰骼、大腿皆痛,甚至僵化,使大腿不能自由活动。因而本方除补肾祛寒外,还突出强督助阳之特点,以治病之本。 焦老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内经》中所说的大偻症。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痹病,是疾病到了后期,寒邪深侵入肾,伤及肝肾。肝主筋、肾主骨,由于肝肾不足,导致筋骨无以荣养,而出现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伸曲。因此焦老提出“合”字三义以及从化理论的运用并倡用“尫痹”之名,以区别于其他的痹病。并根据该病的特殊的病因病机,提出了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大法的治则治法。 我的研究和认识:针灸药组合疗法本人通过学习前辈们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结合自己20余年的临床体会,提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治脊法,综合运用中医的针、灸、药三者的效用,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治脊法的处方组成及操作1火针取穴:以督脉、膀胱经为主,寻找病灶点,常规穴位肾俞、肝俞、脾俞、大椎、风池、风府等穴。 操作:取用大号粗火针在病灶点上快速点刺5~7针,然后拔罐;取用中号细火针在以上所选的穴位上快速点刺,视情况加以拔罐,拔罐要做三次,以针孔不出血或不出粘液为度,注意严格消毒。每二天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七天,一般治疗三至五个疗程。 2水针药物: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 取穴:风池、风府、大椎、膈俞、肾俞、肝俞、脾俞、腰阳关、关元、气海、中极、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把前三种药混和打到风池、风府、大椎、膈俞、腰阳关,再把后两种药混合打在肾俞、肝俞、脾俞、关元、气海、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一疗程后休息9天,一般3-5个疗程。 3温针灸毫针刺法:沿督脉和膀胱经五趟线取穴针刺,每两个椎体为间隙取五针; 灸法:用艾箱在针过地方灸,或用神灯照射,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一疗程后休息9天,一般3-5个疗程。 4中药:乌头汤、当归四逆汤等处方如下:制川乌头30克,制草乌头30克,制附子45克,黄芪克,防风30克,当归45克,桂枝45克,茯苓45克,金毛狗脊30克,麻黄15克,赤芍45克,辽细辛30克(后下),黑小豆45克,桃仁30克,川芎20克,红花30克,骨碎补30克,鹿角胶45克,干姜60克,炙甘草45克,蜂蜜克,紫油桂12克(研粉冲服)“全虫6克、蜈蚣3条”(研粉冲服)。 三付,以后每三付后制附子加30克,加至感觉口舌麻木为止,细辛加至90克为度。服药六付以后加红参45克,肾四味各30克。另外配培元固本散一料。如果疼痛严重,可用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代替制品,疗效更好。 治脊法的效果及病例“治脊法”是本人集20余年的临床经验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总结出的一套应用火针、拔罐、水针、温针、中药等一系列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自然疗法,能够达到早期治愈、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矫正障碍关节的治疗效果。达到“抓住早期治愈、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矫正障碍关节”的目标。 典型病例 男,16岁,学生 初诊:年5月8日 病史:患者两年前因打球引起腰骶部疼痛,开始也没有引起重视,吃点止疼药也就不当回事了。没想到后来疼痛逐渐加重,影响学习,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医院检查治疗,症状时好时坏,最后家长带孩子到广西医院检查治疗,结果是强直性脊柱炎。西医说这个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大,建议找中医试试。经别人引荐找到我院专家楼我的诊室。 刻下证见:孩子消瘦,精神尚可,自述不能端坐十分钟,必须动动才行,已经休学。检查腰4、5及骶髂关节有明显的压痛,以右侧为甚,拍片提示:腰骶部骨质模糊,没有骨桥形成。化验检查:HLB27(+)。睡眠差(疼痛发作时),食欲可,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细弦。 诊断:大偻(中医),强直性脊柱炎(西医)。 治疗经过: 针灸 先用火针局部(腰骶髂部痛点)点刺出血,每隔一天针刺,五次为一个疗程,水针用黄芪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穴位注射(肝俞、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心俞、膈俞、腰骶部痛点)每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七天。共治疗四个疗程。 中药 从开始就用大乌头汤和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效不更方,一直到痊愈。处方如下:制川乌头30克,制草乌头30克,制附子45克,黄芪克,防风30克,当归45克,桂枝45克,茯苓45克,金毛狗脊30克,麻黄15克,赤芍45克,辽细辛30克(后下),黑小豆45克,桃仁30克,川芎20克,红花30克,骨碎补30克,鹿角胶45克,干姜60克,炙甘草45克,蜂蜜克,紫油桂12克(研粉冲服)“全虫6克、蜈蚣3条”(研粉冲服)。三付,以后每三付制附子加30克,加至感觉口舌麻木为止,细辛加至90克为度。服药五付以后加红参45克,肾四味各30克。另外配培元固本散一料。此病人共服中药付,制附子加到克,前后服药近4个半月,所有症状消失,目前情况良好,已经复学读高一。 疗效 患者经针灸四个疗程的治疗,服药近4个半月,目前所有症状消失,已经停药。临床痊愈,拍片检查已经恢复正常,但是化验检查:HLB27(+)。目前已经转阴。 关于强制性脊柱炎的理论思考1.老子“上善若水”的启示:上善治水。 2.李老常言的“万病不治,求治于肾”探讨与思考。 3.人体三宝“精气神”的调理及思考。 4.人的道德观念对该病的影响。 老子提出了上善治水,上善若水,李可老先生也常说:万病不治,求治于肾,人体精气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道德观念对肾的影响,都可以作为探讨这种疾病的引申和延伸范围。 说到这里,我来谈一下我对火针的想法。火针对脊柱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明显的。火针的厉害,并不是火针本身很厉害,而是它携带的高能量物质--光态能量,进入体内后起到的效果。 我在临床中实际观察了火针给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带来的效果。我们人体的能量状态一般四个状态:一个是精态,一个是气态,一个是音态,一个是光态。而我们的火针,烧红的时候有八百多度,烧到发白炽光的时候,可以达到0多度,或0度。也就是说,它携带的高能量的物质,随着针体进入体内以后,可以激发我们体内的阳气,驱逐体内的阴寒,因此能够迅速解除疼痛。 正安聚友会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