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3074.html 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温伟强,黄胜光,陈辉,谭宁,周汝云,朱辉军 (广医院中医风湿科,广东深圳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因其病情复杂,病势缠绵,致残率高,成为医学治疗的难题之一。目前西医以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为主,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是治疗AS二线类药中研究最多的药物,对活动期AS具有肯定疗效[1]。子午流注蜂针疗法具有“简、便、灵、廉”的优点,已被证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确切疗效[2],但目前子午流注蜂针疗法治疗AS的临床应用极少,尚未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本研究以SSZ治疗为对照,拟对子午流注蜂针对AS的疗效、安全性进行观察。为临床上寻找治疗AS的外治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年1月至年12月在我院中医风湿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男31例,女9例;年龄17~51岁,平均(24.03±7.61)岁;病程5个月至26年,中位病程为28.5个月。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16~49岁,平均(25.08±8.19)岁;病程7个月至23年,中位病程为29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所选80例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1)符合年修订的纽约标准[3]。(2)病情处于活动期,即符合下列3项中的任1项:①晨僵时间30min;②全身疼痛或脊柱疼痛Likert4级积分2分;③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和(或)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高于正常。(3)患者知情同意并能按要求定期随访者。(4)能接受和坚持蜂针治疗3个月者。全部符合上述(1)至(4)项者列入研究对象。1.3 排除标准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病例予以剔除:①患者有其他自身免疫病、传染病、胃肠道疾病或内分泌疾病者,或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妊娠或哺乳的女性患者;③近3个月应用过SSZ、免疫抑制剂以及其他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或糖皮质激素者;④患者体温在39℃以上,伴有难以忍受的全身疼痛或脊柱疼痛和(或)合并有急性虹膜炎,应用双氯芬酸钠不能控制疼痛者,或已发生全脊柱强直、关节畸形和功能严重障碍的AS晚期患者;⑤患者因为经济等原因不愿参加,或不能坚持随访完成12周疗程者;⑥对于双氯芬酸钠不能耐受或应用2周疗效不佳换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者;⑦年龄16岁或70岁者;⑧蜂毒过敏者。 方法2.1 治疗方法2.1.1 对照组:口服SSZ,第1周每次0.25g,每日3次;第2周每次0.5g,每日3次;第3周每次0.75g,每日3次。同时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每日1次,总疗程≥12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2.1.2 治疗组:子午流注蜂针法治疗。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以北京时间为准,穴医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中子午流注针法[4],并结合张国瑞等[5]的万年干支和针灸五种按时取穴推算盘进行取穴。同时配合辨证取穴:以病变脊柱及其附近的夹脊穴为主穴,颈夹脊、腰夹脊、华佗夹脊穴,配合大杼、膈俞、肾俞、秩边、阳陵泉、委中等穴交替进行,再配合阿是穴;骶髂关节疼痛明显加环跳、阴廉、阿是穴;疼痛沿坐骨神经放射加承扶、殷门、委中等穴;双膝关节肿痛的选犊鼻、内膝眼穴;颈椎疼痛不适,选大椎穴。平均每次取10个穴。患者首次蜂针时均需做蜂毒过敏试验,用乙醇在患者一侧足三里穴无菌操作后,用镊子夹取一只中华蜜蜂直接蛰刺在穴位上,并立即将蜂刺拔出,15~30min后观察其反应情况,无全身反应者,为试针阴性,可接受蜂针治疗。常规治疗操作:用镊子轻夹住蜜蜂的腰部,蛰刺在患者已无菌操作的穴位上,一般留针5~10min后,将蜂刺拔出。蜂针治疗后观察15~30min,若局部红肿直径小,且无全身反应者,可接受常规的蜂针治疗。1只蜂蛰1个穴位,最初治疗蜂量为1~2只,隔次加2~3只,视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而定,一天蜂量可达8~20只,每1~2d蜂疗1次。2.2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进行。①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ASdiseaseactivityindex,BAS-DAI)。②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ASfunctionalindex,BASFI)。③晨僵时间。④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Likert4级积分:无痛,0分;患者陈述中轴及外周关节痛,1分;陈述中轴及外周关节痛并医生按压后退缩,2分;陈述中轴及外周关节痛、医生按压后退缩并逃避,3分。⑤患者总体疼痛评价积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⑥医生总体疼痛评价积分: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NRS):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每次随访时进行全面的体检和ESR、CRP、血液、尿液分析等常规检查。试验期间仔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类型、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处理经过等。2.3 疗效标准(自拟) ①显效:治疗后BASDAI、BASFI、晨僵时间、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程度、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等7项指标中有4项改善超过40%者。②有效:上述7项指标有4项改善超过20%。③无效:疗效未达上述标准者。2.4 统计学方法 连续型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组治疗前后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 结果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2 治疗前后评价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各观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有3例出现皮肤瘙痒、皮疹,1例出现低热;未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年4月JOURNALOFANHUITCMCOLLEGEVol.30No.2Apr.41能和肾功能正常。对照组有10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9例有上腹不适、隐痛、恶心等胃肠反应,3例有肝功能异常,1例出现周围血白细胞减低,1例出现药物过敏。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4 讨论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系统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脊柱的僵硬、疼痛和活动受限。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终生残疾。目前AS的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采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抗风湿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容易损害肝肾功能,不宜长期使用。最近国内外报道采用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微量元素、锝亚甲基二磷酸盐等治疗本病[6]有一定疗效,但价格较贵且疗效不确切。AS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即为经典的风寒湿致痹学说。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依据辨证论治,针对个体差异灵活组方,疗效肯定。但由于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尽相同,辨证分型分期过多而繁杂,临床疗效观察、评定标准不统一,难以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降低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可信度;自煎汤剂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人难以长期坚持服用。因此探讨中医外治法,是可以发掘的另一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意义重大。蜂针治疗AS的机制,一方面是利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另一方面蜂毒是一种药理和生化活性高度复杂的混合物,可提高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保护机体抗病能力,起到免疫调节剂的作用[7],蜂毒通过刺激肾上腺的相关皮质,增加皮质激素的分泌而抑制免疫,蜂针的机械性刺激代替了针灸;蜂蛰穴位的灼痛、潮红代替了温针;蜂毒含有多种酶类、脂类、多肽类、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刺激血浆皮质醇及淋巴、腺体、神经等系统,能抗炎,改善微循环,有较持久的镇痛作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力和抗病能力[8],起到抗炎止痛、抗风湿等作用。对缓解炎性症状,消除疼痛,防止脊柱、关节僵直畸形等效果较理想。因此,蜂针具有针刺、温灸、药物的多种效果,能起到祛风散寒除湿、活血消肿、通络止痛作用。子午流注针法应用中医学因时制宜原则,人体经脉的气血周流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着盛衰开阖的变化,按日按时开穴,穴上有时,时上有穴,把针灸治疗的部位、手法、时机三者融为一体,有助于加强经络的调整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提高蜂针治病的疗效。蜂针刺属于浅刺范畴,但其针刺的疼痛程度强于一般的毫针刺激。因此,将具有针刺特性的蜂针替代毫针与子午流注结合,并施以围针刺法,可以起到比毫针更好的疗效。治疗中发现蜂针鳌刺时辰所开穴,患者在局部出现的红、肿、热现象的时间比常规选穴出现的时间提前,肿胀范围也较宽大[9]。综上所述,蜂针治疗AS的疗效与SSZ联合双氯芬酸钠相近,但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优于SSZ联合双氯芬酸钠。由于本研究筛除了部分病情高度活动、全身症状严重的患者和已属晚期的AS患者,且样本量尚不够大,观察的时间只有12周。因此,该研究结果还有待于多中心试验扩大样本量和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参考文献 [1]ChenJ,LiuC,LinJ.Methotrexateforankylosingspondylitis[J].CochraneDatabaseSystRev,(4):CD. [2]孙云廷,魏铭,姜学连,等.子午流注取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4(2):.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7(10):-. [4]杨长森.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张国瑞,朴联友,张学丽.万年干支和针灸五种按时取穴 推算盘[J].中华中医药杂志,,22(1):6-9. [6]方铃,钟建庭.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治现状[J].中国医师 进修杂志,,29(7):69-71. [7]伦新,李万瑶,林剑鸣.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J].四川中医,,18(2):41. [8]王金庸,王孟林,王润州.中医蜂疗学[M].沈阳:沈阳出 版社,:-. [9]李健,曾祥龙.子午流注蜂针辅以中药治疗类风湿病临 床研究[J].新中医,,41(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