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 既往强直性脊柱炎(AS)的确诊率非常低,而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其确诊率大大提高,但也走向了过度诊断这一极端。本期我们来探讨与AS脊柱改变极为相似的另一个疾病——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 众所周知,晚期AS患者脊柱可呈竹节样改变,但可出现脊柱竹节样改变的疾病有许多种,比如DISH、后纵韧带骨化症、滑膜炎、骨肥厚、痤疮、脓疱病、骨髓炎综合征等。那么,什么是DISH,它与AS应如何鉴别呢? (一)定义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是一种以广泛骨质增生肥大,肌腱钙化或骨化为特征的全身性非炎性骨骼疾病,最早于年Forestier和Rotes-Ouerol报道,故也称为Forestier’s病。 该病全身关节均可受累,而以脊柱为集中表现。DISH受累部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最常见,其邻近的骨皮质骨质增生,但小关节及椎间盘仍保持完整。目前我国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外资料显示DISH好发于老年男性,以强壮和肥胖者多见,在超过4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3.8%,女性为2.6%,超过65岁人群约为10%,这与AS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不同。 (二)病因 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楚,可能与骨韧带连接处成骨细胞的异常增殖相关。Resnick等认为该病是与年龄有关的脊柱退行性病变,也有研究认为与遗传、代谢、内分泌失调、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肥胖有关。 (三)症状 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特异性,可表现为颈、腰背部、外周关节和四肢僵硬、疼痛,呈非放射性,程度一般较轻,早晨和傍晚加重,劳累、受凉或长时间乘车后活动受限。 累及颈椎时可出现颈背部僵直酸痛、打鼾甚至呼吸困难;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时可出现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的临床表现,如感觉、运动异常;累及外周关节可出现类似骨关节炎的症状,但累及的关节常为非负重关节;脊柱骨折少见,一旦出现则后果严重。随病情进展,骶髂关节可也受累。 (四)诊断 年Resnick就已提出了DISH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1)连续4个或4个以上椎体前外侧钙化或骨化,伴或不伴椎体之间的局限性爪状骨赘; (2)受累部位椎间盘保持高度相对完整,且缺少退行性椎间盘改变的X线表现,包括真空现象和椎体缘硬化; (3)无椎间小关节的骨性强直和骶髂关节侵蚀、硬化或融合。该标准仍是目前临床诊断DISH最常用的公认标准,但对于早期DISH无法诊断,且DISH还存在髌骨、跟骨、尺骨鹰嘴等肌腱附着点处骨化,年Utsinger结合脊柱外表现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但其临床效用尚未得到证实。 (五)鉴别诊断 (1)实验室检查 DISH患者HLA-B27阳性率12%-30%,仅略高于正常人群,而AS患者HLA-B27阳性率可达90%。此外,DISH患者ESR及CRP一般正常,这也与AS患者ESR及CRP常升高不同。 (2)影像学检查 DISH患者的脊柱可表现为竹节样变(图A),而这也是AS最典型的X线表现(图B),极易混淆;且随病情进展,DISH患者骶髂关节也可逐渐受累,容易误诊为AS。 AS患者骶髂关节X线检查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边缘呈锯齿状,主要为中下1/3-1/2,尤其是髂骨面,晚期间隙消失、融合。随着病情迁延,病灶向上蔓延,逐渐侵及腰椎及胸椎,双侧椎旁韧带钙化,晚期广泛严重的骨化性骨桥形成使脊椎呈竹节样改变,使脊柱强直,活动受限,其竹节样改变一般需经历数年才能出现,此时多数患者的骶髂关节已经严重破坏甚至融合。 此外,AS前纵韧带和相邻的结缔组织不易发生骨化。而DISH的骶髂关节骨质受累呈非侵蚀性改变,当脊柱出现竹节样改变时骶髂关节可无受累,或主要为骶髂关节近端上部纤维受累,表现为关节面硬化,部分可见骶髂关节骨桥形成,通常无骶髂关节破坏,且颈、胸椎多见明显的前纵韧带骨化。 (A) (B) A:DISH患者腰椎X线片示腰椎前纵韧带硬化骨化,脊柱呈竹节样变(箭头所指) B:AS患者腰椎X线片示腰椎严重的骨化性骨桥形成,脊柱强直,呈竹节样变 (六)治疗 本病治疗一般宜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肥、理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止痛药、局部封闭、外固定等,对有椎管狭窄及病变部位外伤性骨折的给予手术治疗。DISH治疗效果不稳定,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减少疾病对关节功能带来的损伤(致残),延缓疾病进展。DISH预后尚可,但容易反复发作。 综上,DISH是退行性关节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而主要表现在影像学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易与近似疾病特别是AS混淆,应引起重视,全面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减低误诊及漏诊的概率。 来源:强直性脊柱炎在线 作者:李旭绵 医院风湿免疫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