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这是中学课本上的一道课后题,要求学生出鲁迅写下这段话时的心情? 东北人罗永浩看过之后怒骂:“我他妈怎么知道鲁迅到底什么心情?”,一气之下罗永浩选择退学。现在来看,当年的罗永浩就是一个妥妥的学渣,虽然日后能创办起锤子科技,但这依旧挡不住他学渣的本色。 但与罗永浩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另一个手机品牌的创始人。 1 这个人出生于湖北仙桃的一个小村庄,步行去镇上要走15公里。即便生活环境不够完美,但好在他的父亲是县城的一名老师,得益于这样的家庭环境,这个男生没有将学业落下。 在跟随父亲到县里读小学时,他一直都名列前茅;日后,这个男生又考进离家90公里武汉大学,学的专业是当时热门的计算机专业。 对了,这个男生的名字叫雷军,若干年后他会创办一家叫小米的公司,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2 走入大学,谱写学霸故事,传奇的开始 雷军的发展史,是典型的三好学生路线,一路走来虽有磕绊,但和其他互联网大佬相比他真的好到没话说了:不调皮,不打架。 大学入学,雷军有着20多岁人普遍的迷茫感,即便当年一入学就开始疯狂学习,但这依旧没有为雷军带来什么大的改变,浑浑噩噩的他除了自己的心气还一无所有,但不久之后雷军就发生了改变,因为他看了一本名叫《硅谷之火》的书。 这本描写乔布斯等IT界大佬的书成了雷军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其重要意义对于雷军而言不亚于遵义会议在中国党史上的地位。看了这本书的雷军迅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用两年的时间修完大学四年所有的课程。 恰逢当时的武汉大学推行学分制,加上学校比较宽松,雷军成功的在两年之内上完四年的课,毕业设计也如数完成。 就这样,比其他同学提早完成学业的雷军已经半个脚踏出了象牙塔,在社会上开始做起了生意。那个时候雷军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武汉的电子一条街广埠屯去逛。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别人装系统、修电脑和编程序。 当时的雷军是一个非常痛快的人,做事从来不问价钱,有钱干、没钱也干,就这样,武汉大学高材生雷军的名号就在这条街传开。 3 与编程结缘,28岁实现财富自由,铺下完美后路 有了一点小名气的雷军在当年吸引到了一个叫王全国的人,二人一起合作搞了一个名为“黄玫瑰小组”的硬盘加密软件。 自那之后,雷军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杀毒软件“免疫90”,帮他拿下几千块钱收入,还凭借这个软件成了一名反病毒专家;后来,雷军沉迷于编程,写的编程笔记还被当成了学弟学妹的教材; 再后来,雷军还和王全国等人成立了三色公司,主营业务就是仿造汉卡(市场上的计算机拓展卡)。最好的时候公司有16人,盈利也还不错,但上大学的雷军当时没有什么管理公司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产品被仿造,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回归平静大学生活的雷军过了几个月舒坦日子,但很快就毕业了。 毕业之后的雷军在北京的一家研究所当过员工,过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如果不是遇到求伯君,也许今天的雷军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 年11月,凭个人能力写出WPS的求伯君向雷军发出了邀请函,请他到当时还不太出名的金山工作,思前想后,雷军决定放弃自己的铁饭碗加入金山,自那之后,雷军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技术开发工作,产品名叫“盘古”。 当时的雷军带领技术团队玩命干了三年,“盘古”终于面世,但经过大力宣传之后只卖掉了套,要知道,当时他们足足投入了万,卖的这点钱连血都回不了。 雷军自己曾说过:“那年,我失去了理想。” “盘古”的失败让雷军一蹶不振,也辞去了金山的工作,但当时的求伯君知道这件事不怪雷军,为了挽留这位人才,他将雷军的辞职改为了休假6个月。 6个月之后,雷军重回金山,并在之后开发了“中关村启示录”、“剑侠奇缘”、“金山词霸”、“电脑入门”等小软件;金山公司也在那之后发展的风生水起,不久之后雷军就担任了金山的总经理, 那一年,他才28岁。 4 28岁的雷军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进军互联网。 年,雷军主导,金山投资50万,卓越网就此成立。刚开始卓越网只是一个电脑资讯和软件下载的站点,但是后续的发展速度却飞快。到年,卓越网和阿里巴巴以及一同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电子商务网站。 但那个时候卓越网看似风光,其实也有着数不清的问题,最要命的融资困难。前后两轮融资拿到万美元,但依旧不能支撑公司发展;而在这一时期,阿里巴巴却已经步入正轨,美国的亚马逊也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 万般无奈之下,雷军只能将卓越网以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亚马逊,折合人民币是6亿多元。虽然卖掉卓越网对当时的雷军是一个损失,但这却为他之后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当时有人声称雷军在金山占股超过10%,如果情况属实,他的个人套现有万左右,在个人财富方面雷军已经实现了完全自由。 卖掉卓越网以后雷军就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而他的战绩也非常不错,由他投资的欢聚时代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亿人民币;而被阿里收购的UC市值也达到了50亿美元。 除此之外,好大夫在线、迅雷、乐淘网、猎豹移动等很多投资都为雷军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是在赚的盆满铂满的时候雷军依旧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那个梦想,那就是创业。成立一家伟大的公司一直是雷军心里最猛烈的悸动。 5 成立小米,谱写传奇故事 想创业是好事,但做什么却是雷军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恰逢当时魅族M8横空出世,这让雷军看到了智能手机领域的巨大潜力。 9年,雷军拉拢林斌、黎万强、洪峰、黄江吉等人入伙,将公司名定为“小米”,寓意“小米加步枪”的创业精神,就这样,一段传奇故事正式被序写。 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融资,但放在小米身上这根本就不叫事儿。雷军多年投资积攒无数财富,其他创始人也都是不差钱的主,所以小米的发展初期就具备很足的势头,对那时的雷军和小米来说,做好产品就是头等大事,其他都无需担心。 年4月,小米的第一台手机正式问世,雷军也带领小米进入了手机市场。在手机售卖这条路上雷军采取了独特的互联网上售卖模式,虽然没有线下店,但却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12月18日正式开售时,30万台小米手机5分钟就被抢光,这样的记录仅次于苹果。年3月,小米手机出货量突破万。 年全年,小米卖了万台。这也真应了雷军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 年,小米又推出了元的红米手机。这一招直接给所有中国山寨手机判了死刑,从那之后,山寨手机要么改行要么死亡,小米终于成为了业内神话。 但是任何公司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米也同样如此,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危机也随之而来。 年,小米的供应链问题彻底爆发,当年的手机出货量只有7万部,这是任何人都意想不到的,由于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网友甚至嘲讽小米是“PPT手机”。 那一年小米的销量跌了22%,在全国的排名也掉到了第五,在此情况之下,雷军开始了努力。 他前往全国各地的县城打探消息甚至和小手机店的店主沟通,在他的努力之下小米的线下店也开始发展了起来,终于实现了销量上的回升,也将这个走到悬崖边上的公司挽救了回来。 年,小米的销量达到万部,排名全球第四,是仅次于苹果三星和华为的存在,而到年,小米的销量已经达到了1.19亿台。 那之后的故事更不用多说,小米开产了开发了一众米家产品,从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到音响、平衡单车等等,近百款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也不断上升,更造就了今天这样的小米生态。 写在最后: 从当年的小村庄走到武汉大学,再从武汉大学毕业,之后带着小米手机走向国际,雷军的故事确实让人佩服。如今的他又开始进军造车领域,或许还会造就下一个神话。 虽说雷军年事已高,可是内心的精神却是比年轻人还要强大的存在,能否在未来成为比现在更有成就的企业家,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我想,雷军给出的答案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