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湿病学会强直性脊柱炎前沿内

时间:2022-7-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作者:张虎

11月3日-9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重磅来袭,由于受疫情的持续影响,本届仍在线上召开!别看是虚拟会议,内容可不要太丰富哦!

本期,我们主要介绍会议摘要-强直性脊柱炎(AS)中的精彩内容,非常前沿,一定让您大饱眼福!

内容(一)

初级保健医生与风湿病学家治疗AS有何区别?

研究背景:

虽然不同指南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治疗建议大致相同,但治疗仍然存在差异。炎性背痛是AS的关键症状,并且通常患者首次就诊在初级保健医生(PCP)而不是风湿病专家,这可能导致治疗差异。本研究目的是调查医学中心治疗AS患者的风湿病学家和PCP的处方习惯。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采用宾夕法尼亚大学卫生系统电子病历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并纳入年1月至年9月期间诊断为AS的患者。基线特征包括首次诊断时间、就诊次数和处方习惯等。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例AS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其中55%为男性,常见合并症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贫血和抑郁(表1)。近10%的患者在AS确诊之前或当天被诊断为葡萄膜炎。在医疗保健系统中,49%的患者在AS诊断时或诊断后由风湿病学家和PCP就诊;42%仅在PCP处就诊(图1)。在随访期间,超过三分之一(36%)由风湿病学家随访的患者处方了生物制剂(bDMARD),而由PCP随访的患者仅为9%(图2)。近一半仅接受PCP治疗的患者被处方了阿片类(49%)或非阿片类(47%)止痛药,而在风湿病学家中分别为16%和20%。

在仅由PCP随访的患者中,阿片类药物(43%)、非阿片类止痛药(41%)和NSAID(28%)是AS诊断后第一年最常用的处方治疗。当PCP和风湿病学家都进行随访时,bDMARD(31%)、NSAID(27%)和非阿片类止痛药(27%)是第一年最常用的处方药物。

结论:

在医学中心随访的AS患者人群中,风湿病学家处方bDMARD和csDMARD的频率更高,而在PCP就诊患者处方阿片类和非阿片类止痛药的频率更高。这些结果证明了PCP和风湿病学家之间处方模式的差异,并强调了需要对非风湿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表1AS患者的基线特征

图1AS确诊后患者就诊类型

图2治疗及随访医生的处方类型

内容(二)

中轴型脊柱关节病女性妊娠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研究背景:

研究人员使用国家登记研究分析炎性关节炎,如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SpA)。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axSpA的认识迅速发展,然而对于axSpA女性的妊娠结局数据仍然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爱尔兰强直性脊柱炎登记研究(ASRI)中收集了关于妊娠患者的数据。

研究方法:

ASRI记录基线人口统计学、影像学、药物、患者结局和合并症信息。入组患者必须由风湿病学家诊断为axSpA并符合ASAS标准。ASRI收集了妊娠、生育力和哺乳数据,然后回顾性记录入组ASRI的axSpA女性的结局数据。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例女性受试者,占登记研究总人群的24.3%。女性平均年龄43.9岁,平均病程18年,平均延误诊断时间为7.86年。其中68.6%(例)有影像学骶髂关节炎,而MRI显示49.5%(例)有骶髂关节炎。ASRI中女性受试者的平均评分为:BASDAI4.6、BASFI3.82、BASMI、HAQ0.6、ASQoL7.65。

共76例女性患者的妊娠数据可用,其中61例女性报告总计例妊娠,其中例活产。在这些妊娠中,58.1%(例)无并发症,41.9%(88例)有并发症,11.4%(24例)的妊娠出现多种并发症(图1)。

在活产妊娠中,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剖腹产占10.8%,其次是早产占11.4%,而最常见的胎儿并发症是入住NICU,占11.4%(图2)。仅4例女性报告妊娠困难需要转诊,但均未接受辅助生殖治疗。

研究结论:

ASRI数据表明,axSpA女性妊娠和胎儿并发症的比例较高。这为axSpA对妊娠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见解,可用于改善axSpA女性妊娠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图1妊娠出现并发症的比例

图2胎儿并发症的统计分析

内容(三)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CT结果比较

研究背景:

当前中轴型脊柱关节炎(SpA)的诊断通常采用骨盆X线或MRI。但是X线读片存在差异性,MRI可能存在假阳性,均不是研究结构性病变的最佳方式。骨盆CT具有极好的特异性,比X线更能有效诊断SpA。本研究探讨50岁或以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SI)关节的CT特征。

研究方法:

医院风湿科的病历进行一项观察性、回顾性研究,并根据年ASAS标准对其进行筛选,以识别AS患者。对50岁以上患者的SI关节CT进行分析,将每个SI关节分为12个区域,每个区域评估关节间隙狭窄(JSN)、侵蚀和硬化。在本研究中,我们还观察到每个区域存在关节内气体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SH)。定量变量使用Studentt检验进行比较。定性变量使用Chi-2检验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67例AS患者和67例对照。AS组的平均年龄为65.45±10.62岁,对照组为65.34±10.70岁。AS组HLA-B27阳性48例(87.27%)。平均病程为22.57±14.88年。23例(35.38%)有竹节状脊柱。CT表现见表1。大多数AS患者JSN评分阳性,但仅少数病例发现明显损伤。

双侧关节强直与病程较长(P=0.)和存在竹节状脊柱(P=0.)相关。在研究的所有24个区域中,患者病变分布均匀(图1)。

AS组的关节间隙狭窄和侵蚀率显著较高。相反,DISH和关节内气体在对照组明显更高。

研究结论:

50岁以上AS患者CT多表现为关节间隙的改变,半数患者存在双侧关节强直,并显示出较多的损伤和JSN改变,但关节内气体较少。AS似乎是DISH的保护因素。

表1使用改良评分评估骶髂CT结局

图1AS患者前、中和后SI区域的平均评分

内容(四)

机器学习助力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bDMARD应答预测

研究背景: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RA)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生物制剂(bDMARD)应答的研究较少,并且这些研究对重要特征的分析不够充足。因此,在本研究中使用机器学习用于预测RA和AS患者的应答。

研究方法:

从韩国风湿病学会生物制剂治疗(KOBIO)登记研究中检索数据。训练数据集中RA和AS患者数量分别为例和例。应答者定义为首次随访时RA和AS分别符合ACR20和ASAS20的受试者。使用包括随机森林(RF)在内的多机器学习方法生成模型来预测bDMARD反应,将其与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

RF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准确性:0.vs.0.,ROC的曲线下面积(AUC):0.vs.0.,F1评分:0.vs.0.,精确回忆曲线的AUC:0.vs.0.](图1)。然而,机器学习和逻辑回归在AS患者中表现出相似的预测性能。此外,患者自我报告量表(RA患者的PtGA和AS患者的BASFI)被认为是这两种疾病最重要的特征(图2)。

研究结论:

机器学习和逻辑回归在AS患者中表现出相似的预测性能,机器学习预测RA和AS患者的应答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需要很长时间。

图1使用各种方法(RF、XGBoost、ANN、SVM和logistic回归)和独立测试数据集训练模型的性能

图2每种机器学习方法的最佳性能模型的特征重要性分析

内容(五)

长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融合但无韧带骨赘

研究背景:

强直性脊柱炎为脊柱和骶髂(SI)关节患有炎症和损伤性疾病。临床医生有时会观察到SI关节融合,但有韧带骨赘的AS患者却很少。是否确实存在长期患病且SI关节融合的患者但影像学显示无韧带骨赘的亚组仍待探究。本研究采用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旨在确定AS患者SI关节和影像学显示的脊柱关节严重程度不一致的相关因素。

研究方法:

纳入患者每4~6个月进行访视,包括CRP水平、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其社会信息。每2年进行一次骨盆和脊柱侧位片检查。研究纳入了例SI关节融合且患病至少20年的患者,并使用分类和回归树(CART)进行分析。将所有颈椎和腰椎节段的无韧带骨赘定义为mSASSS2,将存在韧带骨赘定义为mSASSS≥2。

研究结果:

例久治不愈且SI关节融合的患者中,6.5%患者没有韧带骨赘。其中性别是CART分析中与无韧带骨赘最强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女性占亚组的16%,其中20%没有韧带赘生物,而男性占亚组的84%,4%无韧带骨赘(图1)。因此,女性更可能无韧带骨赘。

在男性中,发病年龄是第二重要的预测因素。26%的男性发病年龄小于18岁,其中8.6%没有韧带骨赘(图1)。无韧带骨赘的23例患者均为HLA-B27阳性。

研究结论:

在亚组中6.5%的患者无韧带骨赘。其中性别是最重要的变量,尽管长期患病的SI完全融合,但女性更可能无韧带骨赘。症状发作的年龄也可能是男性性别受试者的重要变量。所有无韧带骨赘的患者亚组均为HLA-B27阳性,与增生性脊柱骨病相比,HLA-B27阳性可能更与骶髂关节炎相关。

图1CART分析

表1基于单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

表2多变量logistic回归

参考文献:

1.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by/865450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