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教育对成功的治疗至关重要。病人必须了解,尽管疼痛、僵硬不适感等症状通过非甾体、DAMRDS等药物会得到很好控制,但定期做治疗性体育锻炼及适当功能锻炼对减少或防止畸形和残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下面摘录了一些相关功能锻炼方法,希望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有所帮助。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首先,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卧位要求睡硬板床,低枕或不垫枕,忌用高枕,使腰背处于自然伸展状态;看书、读报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 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运动只能在床上进行,以防意外发生。 1)床上运动法:(1)直腿抬高锻炼:主要锻炼股四头肌。病人平卧于床上,双腿交替抬高、放下,反复进行,抬腿时应尽量使下肢与身体成直角;(2)侧卧位梨状肌舒缩锻炼:病人侧卧于床上,上面的腿抬高,抬腿时应尽量使两腿之间的角度为直角,两腿交替进行。此方法可使下肢的外展肌群和臀部得到锻炼;(3)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锻炼(包括三点式、五点式):病人仰卧于床上,脚掌、双肘部、后枕部着床,小腿与床垂直用力,使身体其他部分离床拱起像拱桥一样。此法可使脊柱两侧腰背肌得到锻炼,可保护脊柱在受力时不挤压椎间盘;(4)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病人俯卧位,使腹部着床,四肢、头部抬起像飞燕一样。锻炼目的同拱桥式。 2)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俯卧撑、太极拳、游泳等。其中游泳对强直性脊柱炎最有益处,它既包括肢体的运动又包括扩胸运动,还有利于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而跑步可能加重症状,不宜提倡。运动疗法应注意运动量、时间、方式的合理性,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运动后新增加的疼痛持续2h以上,或运动致疲劳难以恢复,则说明运动过度,应适当调整运动量、运动类型或暂行休息。 3)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每次重复20次左右,每天2~3次,扩胸运动使胸廓展开,每天2次,每次重复10~20次。保持脊柱正确姿势和灵活性,每天头、背、臀、足跟均贴墙,挺直站立30min以上,增加脊柱小关节的活动如颈、腰各个方向的运动转动,以维持脊柱生理曲度,防止脊柱强直。 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功能锻炼中出现磨擦音或骨片交锁,轻微疼痛,均属正常反应,稍休息会缓解;但如果疼痛剧烈,则应适当减少活动次数和活动幅度;功能锻炼动作不宜粗暴,应以主动锻炼为主,他人帮助或被动锻炼为辅;只要活动得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部分内容摘自宋楠,林春花与赵佩瑚,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6(19):第-页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