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哪些临床诊断信息

时间:2016-11-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01class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一般性检查、尿液化学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二部分呢绒。综合分析尿常规检查是判断肾脏疾病以及肾脏功能最重要的指标。尿液一般性症状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泡沫、气味、酸碱度、比重;尿液生化检查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素、尿胆红素、尿亚硝酸盐;尿沉渣镜检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盐类结晶、磺胺结晶,以及脂肪滴、粘液丝、细菌、真菌、原虫等。

正常人尿量常在-2ml,平均约1ml。

  正常人尿量常在-2ml,平均约1ml。尿量超过2ml/24小时者称为多尿,可见于大量饮水或进食含利尿作用的食物、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糖尿病、垂体性尿崩症、精神性多尿。24小时尿量少于ml或每小时少于17ml者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ml者称为无尿。少尿、无尿可见于肾前性、肾性或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

  尿色深浅取决于尿液浓缩程度、尿PH,并可受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尿色浅淡或无色常见于大量饮水、尿崩症、糖尿病。尿色黄至橙黄可见于尿液浓缩、食用含黄色素的食物或药物,也可见于发热、失水以及其他高代谢疾病。尿液呈黄褐色、黄绿色至棕绿色除见于服用大黄、番泻叶、美鼠李皮等药物以外,还可见于干细胞性、阻塞性或溶血性黄疸。尿液呈棕色或棕黑色可见于尿中出现正铁血红素、尿黑酸、黑色素、氢醌与儿茶酚。尿色发红可见于尿中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卟啉,也可见于食物甜菜、染色素以及服用氨基比林、氨苯磺胺、苯茚二酮及大黄、山道年、番泻叶、利福平等药物。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尿液可呈绿色,尿液呈乳白色则应考虑尿中有乳糜、脓、脂肪及大量盐。

  尿液混浊的常见原因包括:①尿液长时间放置导致盐类析出或细菌繁殖;②血尿、脓尿、菌尿、脂质尿、乳糜尿、尿液中含大量上皮细胞时可以导致新鲜排除的尿液发生混浊

正常尿液摇晃后可有少量白色或淡黄色泡沫

  尿中产生大量泡沫常见于大量蛋白尿。新鲜尿有氨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大肠杆菌感染时尿液可有粪臭味,而尿液有烂苹果味提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

  高蛋白饮食、酸中毒、发热、严重缺钾、通风以及服用某些酸性药物如氯化铵、维生素C等可以导致酸性尿,而碱性尿则见于进食多量蔬菜或水果,碱中毒,I型肾小管酸中毒,产尿素酶细菌感染或污染,服用碳酸氢钠、醋唑磺胺、噻嗪类利尿剂等。

  尿比重可随水摄入量,尿中蛋白、糖、尿素氮水平而变化。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内尿最高比重低于1.、比重差小于0.常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若尿中有蛋白、糖或其它溶质增加时,检测尿液晶体渗透压比重能更好地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

正常人尿蛋白定性阴性

  尿蛋白增加时应考虑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

尿糖定性在正常人为阴性

  尿糖升高见于血糖增高、肾性糖尿、应激性糖尿、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肝硬化患者可以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哺乳期妇女可出现乳糖尿,应注意与常见的葡萄糖尿鉴别。

  尿酮体阳性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期剧烈呕吐、子痫、剧烈运动、饥饿、应激性状态所致脂肪动员加速、肝脏酮体生成增加等情况。乳糜尿常见于广泛的腹部淋巴管阻塞/或胸导管阻塞,绝大多数由班氏丝虫病所致,极少数可由结核、肿瘤、创伤、手术、原发性淋巴管疾病、妊娠、肾盂肾炎、包虫病、疟疾所致。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也称为血尿,是各种泌尿外科疾病、肾内科疾病、全身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也偶可见剧烈活动、高热、严寒、重体力劳动、长久站立等生理条件下。一旦发线血尿,应认真进行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尿液中白细胞增多不但可以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结核,也可以见于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各种肾小球肾炎。

欢迎







































热点文章杨建平谈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
不需输液的53种病不是一患XX炎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zd/865343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