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仅供科普参考,不具备任何临床治疗建议或方向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风湿免疫性脊柱关节病,它以骶髂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炎症病变常向上蔓延至中轴骨骼、向下累及外周关节,晚期可导致脊柱或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甚至造成严重畸形和残疾。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尽管属于关节炎的一种,但病人血液中检测不到类风湿因子抗体,因此也被称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强制性脊柱炎发病率明显要高于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其他自身免疫病。01明星也被强直性脊柱炎困扰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明星人物也曾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周杰伦、张嘉译、蔡少芬等。周杰伦有点背驼,走路直直的,好像在耍酷。但其实他一直在承受着强直性脊柱炎带来的疼痛困扰。同样,实力派演员张嘉译在出席各种场合的时候,走起路来弯腰驼背,一步三摇,这个被称为“走路带风的男人”也患有强直性脊柱炎。02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原因 本病发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26%。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往认为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0.6:1,现在报告男女比例为5:1,只不过女性发病比较缓慢及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0~4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本病起病形式一般比较隐匿,往往数月或数年才引起重视。其预后差异很大,自然病程中有20%~25%的病人转为晚期,见腰脊强直或畸形。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且最重要的病变。西医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虽然经过不少研究,但目前仍不清楚,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环境、外伤有关系。总之,本病可能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再加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而发病。03强直性脊柱炎康复的希望据了解,强直性脊柱炎一般起病比较隐匿,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患者发现得比较晚很容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慢作用抗风湿药进行治疗,其疗效不显著并且复发率高、安全性差,对病情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所以国内研究机构继而转向干细胞生物疗法。干细胞研究作为当前的一个热点的科研方向,多种疾病被证实与其相关,这也引起了人们对AS干细胞研究的兴趣。已有学者发现,AS发病过程中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和定向分化功能异常。一些临床实验证实,干细胞移植对减轻AS的症状有效。04干细胞在AS发病中的作用AS病人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增强:有学者发现,相比正常人,A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和mRNA存在表达差异性,提示AS患者MSCs存在成骨分化能力异常。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注意到AS病人干细胞在成骨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现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成骨分化能力增强。05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失常促进机体形成炎症微环境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失常往往促进机体炎症微环境的形成,表现为抑制炎症能力减弱和促进炎症的能力增强。AS病人干细胞促炎能力增强:特定环境干预下,AS病人BMSCs可表现为促炎能力增强。李玉溪等认为由于AS长期处于炎症环境中,MSCs的相关免疫调节功能很可能发生了变化。AS病人干细胞抑炎能力下降:AS患者BMSCs还表现为抑制炎症的能力下降。有学者通过对BMSCs和巨噬细胞共培养之后发现:AS患者的BMSCs抑制巨噬细胞活化的功能减弱,可能致使AS患者体内TNF-α升高,从而最终导致AS的发病。06干细胞治疗AS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年国际上报道了第1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AS的案例。1名HLA-B27阳性男性AS患者在46岁时接受了高剂量化疗和自体HSCT,患者在整个两年的随访期内实现了临床缓解。近年来,国内研究人员也开始在人体干细胞移植治疗AS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宋庆林等对36例接受过MSCs移植的AS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经过4~11个月的随访后发现,所有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血沉指数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均有改善。Wang等在研究中,对31例AS患者在第0,7,17和21天接受了四次MSC的静脉滴注。据报道,试验第4周末,依据AS疗效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有效应答者达到77.4%,反应时间约7.1周,CRP在第四周降低并于20周升高。通过MRI检测平均总炎症程度降低,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研究结论认为,MSC的静脉滴注是安全、可行的,有希望用于AS的治疗。07总结和展望AS的干细胞研究虽起步较晚,却成果颇丰。干细胞的功能失常贯穿了AS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以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带来了希望。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对患者失衡的免疫网络进行重建,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得以长期缓解,同时修复被破坏的软骨及关节组织。干细胞疗法为强直性脊柱炎患都带来希望。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