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调理艾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时间:2016-1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症状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又名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该病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骼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他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本病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数月数年后关节疼痛症状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逐渐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学“肾痹”、“痿痹”、“骨痹”、“督脉病”的范畴。病因病机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瘀血阻滞督脉为主,简单说来是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艾灸取穴方案

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大椎、三阴交、太溪、涌泉穴(如果脊柱侵蚀严重,可以加灸脊柱和变形的肢体及痛点)

(建议木行艾饼)

1.中脘穴

和胃健脾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肚脐正上方4寸处。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2.神阙穴

温经散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神阙穴位于肚脐的正中。

3.关元穴

扶正固本,培元补虚

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4.命门

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的正后方。

5.足三里

滋长气血,补肾益气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6.大椎穴

祛除颈部寒气,预防颈椎病

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将颈部稍微向前倾,在颈部与背部交界附近找寻,可以触摸有一凸出的最高点是第7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

7.三阴交

滋阴降火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8.太溪穴

滋阴补肾

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突出部位正后方的凹陷处,食指按压时会感觉到剧烈疼痛,左右脚各有一穴。

9.涌泉穴

温阳益气、通络活血、强劲壮骨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

以上穴位,使用养生艾灸仪施灸,最初可以每天一到两次,每次可以灸2个小时左右,主要看自己的适应程度。这期间会有一些返病的迹象,而且有的人会表现的很强烈,如多尿,拉稀,上火,口腔糜烂,嗜睡,无力,失眠等等。一有这样反映很多人就害怕,停灸后如果再灸,这些返病还会继续。但是如果坚持下来,就像我们痛打落水狗一样,不给病邪机会,这样返病的过程也会很快消失。(这个疾病适合多灸,因为此病属于寒邪痹症)在灸治的过程中会有肢体更冷的状态,这是体表排寒反应。一般这种调理会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会反复,希望挺住。

下期预告:手腕疼(腱鞘炎)的病症调理。敬请







































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涓渶濂?
鐧界櫆椋庝笓娌诲尰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zl/865344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