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中轴骨,不过四肢骨骼也可明显受累。其病变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的滑膜关节、软骨关节以及肌腱和韧带的骨骼附着点,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 早期主要病变发生在骶髂关节,尤其是下1/3。包括关节面模糊、骨质侵蚀、硬化、关节骨性强直。发生在脊柱的病理改变有:椎体边缘骨质侵蚀、方形椎体、骨桥形成或骨性连接、椎间韧带骨化等。 *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阶段 *可控性 1、早期诊断 1)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2)实验室检查:CRP、ESR、HLA-B27、血清RF、血常规、尿常规、IgA、 3)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同位素(核医学) 2、早期治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西药治疗、生物制剂、中药治疗 *AS的诊断标准 *年全国AS研讨会议诊断方案 1.临床表现: (1)腰和(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或不对称性外周寡关节炎、尤其是下肢寡关节炎。症状持续≥6周 (2)夜间痛或晨僵≥0.5h (3)活动后缓解 (4)足跟痛或其他肌腱附着点病 (5)虹膜睫状体炎现在症或既往史 (6)AS家族史或HLA-B27阳性 (7)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迅速缓解症状 2.影像学或病理学: (1)双侧X线骶髂关节炎≥Ⅲ级 (2)双侧CT骶髂关节炎≥Ⅱ级 (3)CT骶髂关节炎不足Ⅱ级者,可行MRI检查。如表现软骨破坏、关节旁水肿和(或)广泛脂肪沉积,尤其动态增强检查关节或关节旁增强强度20%,且增强斜率10%/min者 (4)骶髂关节病理学检查显示炎症者 3.诊断: 符合临床标准第1项及其他各项中的3项,以及影像学、病理学标准之任何一项者,可诊断AS。 临床症状 一、骨骼系统症状:AS可侵犯滑膜性关节、软骨性关节、韧带、肌腱本身及其在骨的附着部,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 (一)骶髂关节 最早为骶髂关节炎,后发展至腰骶部、胸椎及颈椎。下腰痛和僵硬常累及臀部、大腿,但无神经系体征。下腰痛可从一侧转至另一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直接按压骶髂关节或将其伸展,可引起疼痛。有时只有骶髂关节炎的X线征而无症状和体征。 (二)腰椎 下腰痛及活动受限多是腰椎受累和骶髂关节炎所致。早期为弥漫性肌肉疼痛,以后集中于腰骶椎部。腰部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均受限。腰椎棘突压痛,腰背椎旁肌肉痉挛。后期有腰背肌萎缩。 (三)胸廓胸椎 腰椎受累后波及胸椎,可有胸背痛、前胸和侧胸痛,胸部扩张受限。胸痛为吸气性,可因咳嗽、喷嚏加重。主要由于肋椎关节、肋骨肋软骨连接处、胸骨柄关节和胸锁关节受累。胸廓扩张度较正常人降低50%以上。 (四)颈椎 早期可为颈椎炎,由胸腰椎病变上行而来。可发生颈-胸后凸畸形,头部固定于前屈位。颈后伸、侧弯、旋转可受限。可有颈椎部疼痛,沿顶部向头部放射,神经根痛可放射至头和臂。有颈部肌肉痉挛,最后肌肉萎缩。个别患者症状始自颈椎,逐渐向下波及胸椎和腰椎,称Bechterew病。 (五)周围关节 周围关节受累率为肩和髋40%、膝15%、踝10%、腕和足各5%,极少累及手。肩和髋关节活动受限较疼痛突出,早期滑膜炎期,即活动受限,随着病变进展,出现软骨退变,关节周围结构纤维化,关节强直。 二、非骨骼系统症状:AS作为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关节和肌腱/韧带附着点外,还可累及其他器官。 (一)心脏病变 脊柱炎较重并有全身和周围关节病患者,心脏病变常见。表现为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脏扩大和房室传导阻滞,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 (二)眼部病变 结膜炎和虹膜炎的发病率可达25%,眼部侵犯在周围关节病变者较常见。病程越长,发生虹膜炎的机会越多。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