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ldquo伯鸿书香奖rdqu

时间:2021-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治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年4月22日上午,伴随着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三年级同学们《秦风?无衣》《周南?螽斯》的琅琅书声,第三届“伯鸿书香奖”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第三届“伯鸿书香奖”,由中华书局、桐乡市人民政府发起,联合人民网、中华读书报、图书馆报共同主办,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中版传播有限公司、《出版人》杂志参与协办。“伯鸿”,来自中华书局的创始人陆费逵的字。本届“伯鸿书香奖”于年4月23日正式启动,包括“组织奖”“个人奖”“阅读奖”和“阅读《诗经》十种经典书单”等四项评选活动。

  杨牧之、祁德树、袁越伦、李岩、盛勇军、张琳、茅院生、伍旭升、苏建科、祝晓风、王洪波、徐俊、周清华等出席。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首先致辞。他感谢了共同发起单位桐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引用了陆费逵的话:“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他接着指出:“中华书局作为具有百年光辉历史的传统文化出版重镇,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原因,正在于这份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使全民享受到阅读的福利,让书香浸染进千家万户,是中华书局坚持不懈的追求。”最后,徐俊总经理总结:“今后,中华书局将继续做好‘伯鸿书香奖’的相关工作,每一位中华人,都将继续以专一、强毅、向前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多出精品,让‘中华’品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面旗帜!”

徐俊致辞

  桐乡市委书记盛勇军说:“今天,文化建设已然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和崇高使命,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诚如徐俊总经理所言‘我们要倡导经典阅读和有价值的阅读’,值得骄傲的是,‘伯鸿书香奖’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弘扬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全民阅读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桐乡能够参与这样的盛举,深感荣幸。”

盛勇军致辞

  第三届“伯鸿书香奖”评委会主任杨牧之先生指出了伯鸿书香奖的重要意义:“‘伯鸿书香奖’是一项面向大众、普及经典古籍的阅读公益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大家更多的去了解古籍经典图书。在碎片化阅读已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今天,能够倡导去阅读经典古籍,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岩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获取智慧的基本方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我们要点亮中国梦,需要用阅读打牢国家文化根基,用阅读造就民族心灵高地,用阅读提升人民精神气质。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与我们相伴一生。”

李岩致辞

  接下来,主持人朗声宣布了各奖项获奖者的名单,获奖者在掌声中,依次上台领奖。

  颁奖过程中,“组织奖”正式奖获得者——周飞农家书屋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周飞是山东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西草坡村的一名残疾青年,因急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他被禁锢在病床之上,书籍成了他的精神支柱,通过写信求助,得到很多好心人的捐书。经过努力,他创建起全省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公益书屋——周飞农家书屋。他用心整理书籍,管理书屋,使书屋成为当地农民的精神家园。书屋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图书馆”。

徐俊、盛勇军为深圳尚书吧和周飞农家书屋颁奖

  周飞在获奖感言上说,一定要让书屋继续办下去,一定要让更多的人读到书。质朴的话语和坚定的神情,令参会的领导、嘉宾、读者动容,大家的掌声经久不息。颁奖嘉宾盛勇军书记和徐俊总经理握着周飞的手久久不曾松开,不断鼓励他要坚持办好书屋。

  接下来,请欣赏我们为“组织奖”与“个人奖”正式奖获得者拍摄的短视频,让我们一起从视频中,感受他们对阅读的满腔热情与全心付出。

第三届“伯鸿书香奖·个人奖”正式奖获得者——刘冬颖

第三届“伯鸿书香奖·组织奖”正式奖获得者——深圳尚书吧

第三届“伯鸿书香奖·组织奖”正式奖获得者——周飞农家书屋

  欣赏完视频后,我们再通过下面的文章来认识几位获奖者。他们的故事,诠释了阅读的美好;他们关于书的这份情怀,婉约,深沉,动人。

第三届“伯鸿书香奖·个人奖”获得者——刘冬颖

与这位“淑女”相伴终生

刘冬颖

《诗经》影响我的人生方向

《诗经》这本书,对大家来说是一部古代经典;对我来说,是人生历程,这本书陪伴我走过了青春最美的时光。中学时代学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我对《诗经》的最初印象。大学本科的时候,听别的学校的同学说他们有个老师特别有才,会唱诵古诗词,我就跟着同学去听讲。那一堂课,老师恰好讲到《诗经》,激情处,唱了起来: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这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王风》中的《黍离》篇。那是年,《诗经》第一次从书本上站起来,走近我。我就是在那一刻决定要报考这位老师的研究生。头悬梁锥刺股地背英语单词背到头晕脑胀时,能安慰我、鼓励我的,正是《诗经》中那些清丽优雅的句子。后来我如愿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硕士论文就是关于《诗经》的。可以说,《诗经》影响了我的人生方向。

后来读博士、做博士后,我的研究课题也都选择了《诗经》。我还写了几本与《诗经》有关的书。现在每年春天的《古代汉语》课上,我都给学生讲《诗经》,还教学生吟唱《诗经》。00多个年轻的声音一起吟唱《关雎》《静女》《月出》《木瓜》时,音符伴和下的诗句也格外动人。

从听到我的硕士导师在课堂上吟唱《诗经》,到今天,我在课堂上为我的学生讲述《诗经》的种种精彩,与他们一起唱诵,二十年过去了。我与《诗经》,要白头到老了。

年2月龙江书院“冬颖老师《诗经》公开课”

还原《诗经》的礼乐教化功能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古代的孩子入学后都要学习它。孔子在教导自己的儿子孔鲤时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汉代人更是把它抬成“五经”之首,设立博士官。两千多年来,《诗经》一直是儒家的经典教材,一度还曾是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可以说,《诗经》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又经过了历史上无数精彩心灵的熔铸而变得更加丰富、博大。所以,亲近《诗经》、了解《诗经》也就成为了今天的我们溯源中华文明的一条必经之路。

但如何把古老的《诗经》用一种大众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是我一直努力探求、深深思索的。

我想,一定要还原《诗经》时代诗歌的礼乐教化功能。

《诗经》是诗歌、音乐、礼仪、舞蹈几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礼记·乐记》云:“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墨子·公孟篇》也言:“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诗经》离我们现在很遥远,文字也有些难懂。其实,在远古时代,《诗经》里任何一句诗,都与现在周杰伦的《青花瓷》和汪峰的《春天里》一样,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当时人看来,诗歌和音乐对社会风气、对人的道德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唱诵《诗经》、欣赏《诗经》礼乐表演当作修养身心、端正行为的重要人生课程。所以,特别强调《诗经》的礼乐教化功能。

《诗经》时代的中国古人就在正月吉日,举行乡饮酒礼,由乡大夫作主人设宴,宴请国中贤者,本乡中德高望重之人陪饮。宴席之上,吟唱、演奏8首《诗经》中的乐歌,以彰显尊老尚贤、崇敬礼乐之义。这种礼俗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着,歌吟《诗经》的传统也历朝不衰。但因为历史变迁,《诗经》时代的吟唱曲调在战国时代即已失传。汉代歌吟《诗经》的曲调,晋以后又无传者。汉朝末年,曹操平定刘表,得汉朝雅乐郎杜夔,请他传授古乐。杜夔已年老,只记得《鹿鸣》《驺虞》《文王》《伐檀》等四篇的唱法。

尽管《诗经》时代的乐调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有新编的《诗经》吟唱音乐流传。现存传世古乐谱中,以宋代赵彦肃所传唐开元年间“乡饮酒礼”仪式中所用的“风雅十二诗谱”最早。此谱原载宋朝朱熹的《仪礼经传通解》一书中,宋末元初人熊朋来的《瑟谱》亦有转录,两者大同小异,可能各有所本。明清时期的《魏氏乐谱》等乐谱书籍中,亦散见《诗经》的吟唱曲谱。

我们今天所见的《诗经》中的诗句,本来就是配乐的唱词,所以今天的人走近《诗经》,也要把握音乐这个重要的维度,还原《诗经》这部经典的礼乐教化功能。

为《诗经》插上网络的翅膀

  

文献,只有进入传播的领域,才具有文化的意义。

现代社会如何传承“《诗》教”,我想,音乐的方式、网络的载体,是一条最好的道路。

在我作为负责人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建立的新媒体平台“风雅弦歌”上,推广了多篇《诗经》朗读正音、注释、赏析和《诗经》吟唱、吟诵作品。因为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全国各地很多朋友都加入到《诗经》朗读、唱诵中来,在“风雅弦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zl/865419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