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出现了手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多关节疼痛,伴关节肿胀、活动也不灵活,早晨起来四肢僵硬,这到底是什么风湿病?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还是骨关节炎? 提起风湿病、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很多人常常会傻傻分不清,究竟如何区分?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我们一起来解读一下吧。 风湿病 风湿一词起源于中医,也称为“痹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关节、骨骼、肌肉或者关节骨骼附近的肌腱、软组织疼痛的一类疾病,其病因主要是“风”和“湿”。现代风湿免疫病是指一组主要累及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疾病,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造成关节炎等各个系统器官的损伤,病因尚不清楚。风湿免疫病包含种疾病,风湿免疫病分为十大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晶体和代谢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病、肿瘤相关风湿性疾病、神经血管疾病、骨及软骨疾病、关节外疾病、其它有关节病表现的疾病。 痛风性关节炎 1.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关节肿痛不是痛风最主要的危害,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高血压、肾和脑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 2.临床表现 临床按其病程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足弓、踝、膝、手、腕及肘关节等亦可累及;间歇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血尿酸增高;慢性期可见痛风石形成,出现持续关节肿痛、强直、畸形,甚至骨折、肾脏损害等。 关节症状 肾脏并发症 3.诱因 常因饱餐饮酒、疲劳、紧张、关节损伤、受冷受潮等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4.风湿科中医特色治疗 医院风湿病中心采用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以吴生元教授“寒热异途、内外分消”治疗痛风急性期,“健脾祛湿、化痰通络”治疗痛风间歇期、慢性期。选用院内桂附痛舒颗粒内服;院内十味痛舒洗液、痛风贴、痛风气雾剂、热痹散、寒痹散外用;中药熏洗、针灸、三棱针刺络放血、火针等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5.调摄护理 急性期宜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饮食控制很重要,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骨髓、海鲜、螃蟹、豆类等含嘌呤最丰富;鱼虾类、肉类、豌豆、豆腐、花菜、菠菜亦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则不含嘌呤、肥胖者减少卡路里的摄取,降低体重,每天饮水0m以上以利尿酸排出,避免过度紧张,饮酒,感冒、受湿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病。以30~50岁为发病高峰,约80%的患者为女性。RA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环境污染因素、性激素、免疫因素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1.临床表现 关节症状: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及活动受限,中晚期患者可出现手指“天鹅颈”及“纽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掌指关节尺侧偏斜)。 关节外症状: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及心、肺、神经系统受累。 关节症状 关节外症状 2.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标除了控制症状,更为关键的是要应用改善病情的药物,延缓病情发展,避免致残。常用药物分为五大类: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和中医药。 3.风湿科中医特色治疗 采用中医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可明显缓解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 中医内治:急性发作期多以风寒湿热之邪致病为主,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除痛、清热除湿;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治宜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科室常用吴生元教授温阳通络法,温阳通络经验方附子桂枝汤、蠲痹颗粒治疗。 中医外治法:辨证选择中药热奄包、封包、熏药、熏洗、水疗、蜡疗、药罐、针灸、针刀、推拿、穴位注射等治疗。 骨关节炎 1.定义 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及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改变的慢性关节疾病。好发于膝、髋、手、足、脊柱等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病理可见滑膜增生、关节积液。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手、膝、髋、脊柱及足趾关节均可受累,尤以手、膝关节及颈腰椎最为常见。 3.治疗 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或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1)非药物治疗 超重和肥胖者减重。锻炼、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 (2)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因简便、高效,故广泛用于骨关节炎。外用药物主要有NSAIDs的乳胶剂、擦剂、贴剂等,可以明显缓解疼痛,且能避免口服制剂对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目前口服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NSAIDs、其他非阿司匹林镇痛药(曲马多)、改善病情药及软骨保护剂。 ?关节腔注射:可以使药物直达病所,药物利用率高。现常用的关节注射药物有玻璃酸钠、透明质酸钠、糖皮质激素及臭氧。 4.风湿科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药治疗以分型分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用药。治以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化痰通络为法,选择散寒除湿、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等。科室治疗以中药内服汤剂为主,辨证选用益气养血方、蠲痹颗粒、骨痹合剂等制剂,配合理疗:针灸、推拿、中药热奄包、封包、熏药、熏洗、药物离子导入、中频脉冲电治疗、艾灸、小针刀、穴位注射等。 5.患者教育 重在预防、早期就诊、休息与运动。 风湿病、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总结 作者简介 张丽琴,硕士研究生,医院风湿病中心住院医师。年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同年就职于医院。 医院风湿病中心简介 云南中医院/医院风湿病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类风湿关节炎、拓展病种痛风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中医风湿病专业;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风湿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特色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云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专科、中医名科。建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吴生元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孟如工作室;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张烜工作站、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研究所等,在省内牵头成立了云南省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专科联盟,是立足云南,辐射东南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医疗、教学、科研中心。 风湿病中心现有病床张,设有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脊柱与骨关节病3个亚专科。专业团队共5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有全国名中医、云南省国医名师1人、云岭名医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名医2人、云南省名中医2人,云南省中医领军人才2人,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医药后备人才3人,云南省青年名中医2人,技术力量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7项),其中国家公益基金行业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10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著作教材22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7项。 风湿病中心建立有风湿免疫实验室、关节超声室、免疫吸附室和专科治疗室;研制有蠲痹颗粒、院内桂附痛舒颗粒、院内十味痛舒洗液、尿酸清颗粒、痛风贴、痛风消气雾剂、寒痹散、热痹散等10余种专科制剂;开展了微创针刀镜、水筋针、经筋针、中药热敷、熏蒸、熏洗、药物离子透入、药罐、针灸、针刀、穴位敷贴、督灸、蜡疗等特色疗法;形成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医疗与康复相结合、养生与健教相结合的诊疗模式;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骨质疏松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银屑病关节炎、白塞病、血管炎等疑难风湿病。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