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夫,我年纪轻轻怎么老感觉腰背痛啊,不会是腰椎间盘突出吧?”“小伙子,你这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啊。” 强直性脊柱炎已经是临床中常见的“腰背痛”疾病,多发生在青中年人身上。 一、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罕见病吗?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影响病人的脊柱(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骶髂关节、全身各关节,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僵直。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少见病,其实,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已经达到0.3%-0.4%,这意味着15亿中国人中至少有万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的男性,女性一般病情较轻,3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比30岁前发病的结局好。 二、为什么会得强直性脊柱炎? 具体原因目前不明,考虑可能与遗传、某些病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等有关。 三、强直性脊柱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1、关节病变表现:发病隐袭,进展缓慢。 中轴关节病变:典型症状为早期逐渐出现腰背痛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夜间痛醒,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晚期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周围关节病变:多发生于髋、肩、膝、踝关节等大关节,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及关节强直,但遗留畸形者较少。 2、关节外表现:还可侵犯全身多系统,并伴发多种疾病。 心血管系统: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见于3.5%-10%) 眼部:葡萄膜炎、结膜炎,发生率约25-30% 神经系统病变:常与脊柱骨折、脱位或马尾综合征相关 肺实质病变:少见的晚期表现,肺上叶纤维化,伴空洞形成,类似“结核 肾脏:淀粉样变性、IgA肾病(均少见) 四、如何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检查提示骶髂关节炎具有诊断意义,骶髂关节X线的改变分为5级 由于多数病人的症状不是很典型,而且最早出现的症状不一,有的是腰背痛,有的是髋关节痛,有的是膝盖疼,有的甚至是脚后跟疼。这给医生的判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据统计,这个病从最初发病到确诊平均需要5-10年,这也反应了诊断的复杂性。而早诊断,及早进行合理的治疗,又恰恰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所在。目前有两种诊断标准来帮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年纽约修订标准:确诊需要符合至少1项临床标准加上放射学标准。 年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ASAS)诊断脊柱关节病新标准有助于早期诊断: 也就是说,如果中青年出现腰背痛3个月以上,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或者不需要有影像学变化,但具有HLA-b27指标阳性,两者有一,再加上脊柱关节病特征有1~2个,就可以诊断脊柱关节病了。而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脊柱关节病中比较主要的一种。年ASAS诊断标准比年纽约修订标准更有助于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一经确诊,可尽早得到治疗。 五、全科医生如何管理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①缓解症状;②纠正和预防畸形;③改善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会能力。治疗原则为:①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②晚期脊柱或髋、膝等大关节发生强直或严重畸形时可行外科手术矫正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包括教育指导、一般治疗、功能锻炼、常用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教育指导:相关疾病知识宣教,不影响寿命,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抗病的信心和耐心。 一般治疗:日常活动中保持最大功能位姿势,以防出现脊柱和关节畸形。包括站立时挺胸、收腹;坐位时胸部直立;应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睡矮枕,出现上胸椎或颈椎受累时停用枕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脊柱关节活动度,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游泳是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常用药物: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抗风湿药物及生物制剂等。 六、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如何选用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消炎止痛、减轻僵硬和肌肉痉挛作用。目前治疗疼痛与晨僵表现患者的一线用药;活动期推荐连续给药,稳定期推荐按需给药;长期用药可抑制影像学进展;主要问题是胃肠道副作用和肾脏损伤。 糖皮质激素:不主张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并不会改善中轴关节症状。只有当发生急性虹膜炎或外周关节炎可局部使用。 抗风湿药物:首选柳氮磺吡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所带来的外周关节症状效果不错,但是起效较慢,可选用一种起效快的NSAIDs联合应用。另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 生物制剂:可以快速改善症状,有效抑制骨破坏,适用于中轴、外周病变的患者。1个月内对至少两种NSAIDs无反应者可考虑使用,属活动性患者二线药物。 七、强直性脊柱炎预后: 疾病活动度个体差异大;通常为良性过程,预期寿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 提示预后不佳指标包括:髋关节炎;NSAIDs疗效差;ESR升高(30mm/1h);腰椎活动度受限;寡关节炎和发病年龄16岁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2]美国风湿病学会.强直性脊柱炎和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治疗, 文编:熊浩伦 指导:裘力锋、苏琳 美编:叶康丽 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助力青年全科医生发展 原创授权请联系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