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步入而立之年,身体中骨质的总量就逐渐减少,约每年减少10%~15%,女性绝经,男性60岁以后更是明显减少。 其减少的早期表现为:身高明显缩短,牙齿松动脱落,进一步可发展到全身骨痛,由于骨质减少,骨脆性增加,既使轻度外伤或无外伤情况也可造成骨折,脊柱骨被压塌或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 生活中或上下阶梯或转身稍不注意即可造成骨折,严重的可造成畸形,表现为驼背,变矮、下腹壁突出,骨盆前倾,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变小,步态不稳等,医学上称之为“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的为“生理性骨质疏松,出现骨折、身体畸形的为“病理性骨质疏松症”。 目前对明显而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早期检查,积极预防,可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不健,故见是证,当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治,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方法简单,疗效确实,可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①牡蛎碳酸钙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口服。 ②龟芪壮骨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③牡蛎碳酸钙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④复方银耳鱼肝油(成人型):每次3亳升,每日2~3次冲饮。 ⑤参芪鱼肝油凝胶:每次3毫升,每日2~3次冲饮。 ⑥三胶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⑦虫草双参酒:每次30亳升,每日3次饮服。 ⑧参茸正阳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⑨壮元强肾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⑩复方南五加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