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瑾老师中药复方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制剂干预失败案 作者简介 刘迎欣,南京中医药大学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毕业生。师从何晓瑾老师,深受导师影响与教诲,愿传承岐黄之术,缓解患者病痛。 基本情况 患者李某,男,23岁,职员。 初诊时间:年6月21日主诉:腰背部僵硬疼痛半年,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来诊时已确诊“强直性脊柱炎”,5医院行生物制剂治疗(安佰诺25mg皮下注射biw),病情未能缓解。刻下:患者腰背部僵硬疼痛,疼痛牵涉至双下肢,行走不利,弯腰困难,伴双足跟疼痛,疼痛难入眠,纳可,大便质干,2-3日一行,小便调,余(-)。 既往史:“强直性脊柱炎”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乙肝”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双侧“4”字试验(+),骨盆按压试验(+),舌质暗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滑。 实验室检查:医院查HLA-B27(+);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 诊断治疗 中医诊断:大偻(肾虚督亏,痰瘀痹阻证)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治法:温肾强督,化痰逐瘀,通络止痛。方药:鹿角片(先煎)10g、桂枝10g、槲寄生15g、威灵仙20g、白芷12g、防风15g、独活15g、羌活10g、续断15g、骨碎补20g、鸡血藤30g、僵蚕10g、蜈蚣3g、桑枝20g、白芍10g、知母10g、牛膝15g、炙甘草6g*14剂,水煎服,1剂/天,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 二诊:-07-05:腰背部疼痛程度较前稍减轻,大便溏薄,日行2-3次。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稍腻,脉小滑。 方药:前方加砂仁(后下)6g、橘核10g、细辛3g*14剂,服法同前。 三诊:-07-19:患者诉药后双下肢微微汗出,腰背部疼痛已明显减轻,行走稍受限,大便质仍不成形,日行1次。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稍腻,脉弦。方药:前方加炒薏苡仁30g*14剂,服法同前。 四诊:-08-07:患者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行动自如,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小滑。 方药:守方继进,巩固疗效。 随访至今,停药3年余,症情无反复,行动自如,已如常人。 按语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中轴骨骼的慢性炎症和新骨的生成,炎症初发部位多为骶髂关节,进而累及整个脊柱,常导致进行性、不可逆的结构破坏,并可伴见眼葡萄膜炎、肺间质纤维化、炎性肠病及神经系统病变等关节外表现,后期可造成脊柱强直和关节畸形,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1]。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使用后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控制疾病进展尚不确定,且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2];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在风湿病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制剂治疗也一度成为治疗AS的热门疗法,但其潜在机制和相互作用关系仍不清楚,需注意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4]。据AS的临床表现,可归于祖国医学“大偻”、“痹证”范畴。中医药治疗AS具有独特优势。 本案患者系青年男性,何老师认为,该患者属先天禀赋不足,肾虚督亏,足少阴肾经贯脊主肾,督脉主一身之阳,循行身后正中,肾虚精髓不充,肝虚络脉失养,精血化生乏源,筋脉失其濡润,血行不通;加之后天风寒湿之邪乘虚入侵周身关节、肌肉,气血失畅,致络脉痹阻,不通则痛,故临床表现为腰背部僵硬疼痛,行走不利,弯腰、活动困难,结合患者舌苔、脉象,辨证当属肾虚督亏,痰瘀痹阻证。何老师以温肾强督,化痰逐瘀,通络止痛为治法拟方论治,方中鹿角片温补肝阳,益经养血;槲寄生、骨碎补、续断既可补益肝肾,又可强筋骨,调冲任;白芷、防风、羌活、独活、桑枝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牛膝既可通经活络,又可补益肝肾;砂仁、薏苡仁健脾化湿,温中行气;加入虫类药僵蚕、蜈蚣搜剔窜透,方能浊去凝开,使气通血和,经行络畅,深伏之邪得除;配合白芍、知母养阴柔肝,以防方中太过辛温伤阴。诸药合用,可振奋阳气,蒸腾肌腠,使表湿化汗,随风而出,风寒湿邪得以微汗而解,即取《金匮要略》“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之义。何老师基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从肝脾肾三脏论治,纵观全局,获得良效。 参考文献 [1]VorugantiA,BownessP.Newdevelopmentsinourunderstandingofankylosingspondylitispathogenesis[J].Immunology,,(2):94-. [2]杨戈,陈雪,司英奎,等.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9(24):-. [3]徐水明,曾国兴,杨清媛,等.复发性多软骨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一例[J].新医学,,52(02):-. [4]路玉娟.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6(08):75-77. 何老师说 临床上对于传统药物治疗后病情未控制的AS患者常考虑应用生物制剂,一般首选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TNFi),包括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生物制剂的优势在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中轴关节的疼痛程度、降低炎症水平及改善关节功能,而且对外周关节、肌腱端炎亦有较好的疗效,长期使用甚至可减慢患者脊柱新骨的形成,延缓病程的进展,改善预后。但该类药物疗程较长,且可能存在注射点反应,使患者免疫力降低,机会感染增加,易合并呼吸道感染、结核、病毒性肝炎等。 本案AS患者开始选择生物制剂治疗,后因疗效不显,经熟人介绍来我处寻求中医药干预。我采用的仍然是中药复方辨证施治,经治后症状消失,随访3年未复发。我的体会是,中药复方在治疗AS等疑难杂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遣方用药贵在辨证论治,恰中病机,辨证结合辨病。 临床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我们研究,但任重而道远,关键还是研究方法的确立难度较大,希望我们中医人能与各相关专业的有志之士携手共同完成这一使命。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