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治疗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定期复查

时间:2021-7-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甲减治疗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定期复查?甲减病友在对左甲状腺素治疗总体比较满意的同时,也多多少少表示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过心慌、乏力、头疼等等副作用,这些情况你也出现过吗?如果你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过上述问题,不要慌!

症状的由来要从甲减治疗原理说起:甲减是由于自身产生的甲状腺素不足导致的,治疗简单的说就是补不足。而且要补充到人体的甲状腺激素,既不能多,也不少。

甲减治疗中的很多症状与治疗剂量不合适有关:补充不足导致乏力等甲减症状,补充过量导致出现心悸等甲亢表现。所以,甲减治疗中出现各种症状并不罕见。人体对左甲状腺素的需求量受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常常是甲减病友在平稳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各种症状的原因。

“甲减治了好几年,之前一直吃左甲状腺素都挺好,最近有时头疼、心慌、出虚汗,是不是用药时间长了,出副作用了?”“药一直吃着,但这段时间又感觉出现之前甲减的症状了,主要是常感觉疲劳,干什么都没精神,自己加了半片也没感觉见好,这是怎么回事?”……治疗的时间长了,甲减病友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帮大家解惑甲减治疗中的这些烦心事儿。但解惑之前,先问一句:“发现这些问题后,您复查了么?”

复查有多重要?

可能有的病友会说:“刚开始治疗的时候,我都按要求复查!但后来几次复查都还是吃原来的量,医生也说这个剂量适合我,这复查就没啥意义了呀!”

在甲减开始左甲状腺素治疗时,通过复查调整到最适合每一个病友的剂量,这个说法没毛病,但不能忽略一点:甲减病友对左甲状腺素的需求量是在变化的!

这种变化多数情况下是缓慢的,幅度较小时往往不需要调整剂量。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导致变化幅度增大,或突然出现快速变化时,如果不及时调整左甲状腺素的补充剂量,就会导致出现相应的症状。而长期的左甲状腺素过量或不足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骨折等严重风险。血液检查是目前唯一能准确判断补充的左甲状腺素剂量是否合适的指标。因此,长期规律复查对于甲减病友保持左甲状腺素适量的补充真的是十分重要!

坚持规律复查就足够了么?

并不是!规律复查是甲减治疗的基本条件,要求补充左甲状腺素治疗的初期每间隔4-6周测血清TSH和FT4,治疗达标、剂量稳定后至少需要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上述指标。

除规律复查外,因为自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甲减患者对左甲状腺素需求量的变化,所以临时复查也十分重要。

当病友出现如体重大幅变化、怀孕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复查调整剂量,当患有其它疾病特别是服用其它药物时,包括从一种左甲状腺素换成另一种左甲状腺素时,也应主动复查,并咨询专业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即使没有明确影响左甲状腺素需求量的因素,但出现如心悸、失眠等甲亢表现或乏力、抑郁等甲减表现以及任何其它不适症状时,都应经及时复查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左甲状腺素的剂量。

复查注意事项之一二三

第一,病友自我感受不能替代复查,更不能单纯根据主观感受自行调整剂量。“临床上甲减治疗中的病友会出现各种症状,像心悸,乏力,等等,很多病友觉得是药物的副作用,甚至有的患者怀疑自己吃了假药。但其实单凭这些症状是不能判断是不是跟服药有关系的,必须要通过复查甲状腺功能来明确。”

而且必须提醒甲减病友,自我感受不能准确判断剂量是否合适!“临床上不乏自我感觉心悸但复查指标显示仍然激素缺乏,或者自我感觉乏力但复查指标显示激素过量的情况。病友根据自己的一些主观感受判断服用左甲状腺素剂量的不足或过量,进而自行对服用剂量进行增减,这是十分危险的。”

甲减病友切忌自行调药!

甲减病友发现明显的服药方法不正确,比如与其它药物同服等可以尝试自行调整至正确的服药方法,但这里提醒大家,切忌自己随意增减左甲状腺素的服用剂量,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严重风险!

“虽然多数甲减病友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是来源于左甲状腺素补充的不足或过量,但不经过化验检查是无法准确判断症状与甲状腺素补充量之间关系的。而且甲减属于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不能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不适情况都用左甲状腺素补充量是否合适来解释,有些症状可能与左甲状腺素的治疗无关。而单纯依靠症状对号入座,存在误判的可能。”

对于甲减治疗中出现症状如何应对,“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出现症状后到内分泌专科门诊进行复查,通过血液检测甲状腺功能,准确判断左甲状腺素服用量是否合适,然后相应进行治疗方案的规范调整。当然,如果检查发现新出现的症状与甲减治疗无关,就不至于延误其它可能存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二,合理安排复查的时间,获得可信复查结果。因为左甲状腺素服用剂量至少要稳定2周时间后,人体内的激素水平才趋于稳定。所以复查时间最好安排在左甲状腺素剂量稳定服用2周后进行,这时血液复查结果才能真实反映服用剂量与身体需求量的关系,进而指导剂量调整。

复查如何安排最合理?

1、出现不良反应随时复查。但要注意,在改变左甲状腺素服用剂量至少4-6周后,再安排复查血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这时血液复查结果才能真实反映服用剂量与身体需求量的关系,进而指导剂量调整。

2、自身情况发生明显变化时主动复查。当存在体重大幅变化、怀孕、分娩等情况时,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会发生明显改变,此时应该及时复查调整剂量;当同时确诊其它疾病,或者服用其它药物时,也应该主动复查,并咨询内分泌专科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剂量。

3、未雨绸缪,定期复查不能忽视!除了出现症状后及时去就诊,一定不要忽视医生安排的定期复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素的不足或过量都能在症状上有所反映,而长期的剂量不足或过量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骨折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在左甲状腺素服用剂量稳定后每3—6个月进行复查,保证自身甲状腺激素的合适水平。

第三,复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解读。不同原因导致的甲减复查的目标并不相同,比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要求左甲状腺素治疗达到的TSH值比正常值更低,因此病友切忌自行解读复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出现风险。

最后再次提醒所有甲减病友:在规范服药的基础上,如果只记住一件事情的话,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复查”!

综上所述,甲减治疗中出现各种症状不要慌,按时复查,及时复查,就能实现甲减的“定制化”精准治疗,使甲状腺素水平时刻保持正常状态。规律复查,依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处理,长此以往,甲减病友就真的实现安全稳定的甲减治疗了!

小贴士

甲减治疗小贴士-左甲状腺素需求量的影响因素:1

季节,夏季相对少而冬季相对多;

年龄,老年人体内的甲状腺素清除能力下降导致对左甲状腺素的需求量相应下降;

体重变化,体重增加导致左甲状腺素的需求增加,体重下降导致相应的需求下降;

孕产期,怀孕妇女对左甲状腺素的需求量会增加25%-50%,产后需求量又会回到孕前的正常水平;

其它激素的影响,接受雄激素辅助治疗的乳腺癌女性对左甲状腺素的需求量下降;

患有其它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进而导致对左甲状腺素的需求量增加;

服用药物,如氢氧化铝、碳酸钙等对左甲状腺素有吸附作用的药物或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增加左甲状腺素清除的药物,也都会导致对左甲状腺素需求量的实际增加。

如上种种影响左甲状腺素需求量因素的存在必然需要长期通过复查来校正左甲状腺素的服用剂量,从而真正实现合适的激素替代治疗。

来源蝴蝶书院

声明:本站文章为转载仅作分享,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

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

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etabolicManagementCenter,简称MMC)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牵头,中国医师协会发起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疾病管理中心,通过践行“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原则,实现以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骨质疏松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实行全人(血糖、血压、血脂、尿酸、脂肪肝、蛋白尿、眼底、血管等全面干预)、全过程(无病防发病,有病防并发症,有并发症防残防死)的标准化管理(统一检查检验仪器、统一干预标准、统一干预方法、统一控制目标),以期达到降低代谢性疾病及并发症发病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医院内分泌风湿科成立于年,是南阳市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医院第一家系统治疗内分泌代谢病的专科。

主要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及合并感染发热、妊娠糖尿病等;垂体疾病:如垂体瘤(矮小症、巨人症、溢乳、闭经)、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肿瘤、甲减、甲状腺炎等;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肿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性腺病:如男女不孕症,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异常等;代谢紊乱:如肥胖症、高血脂、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bj/86543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