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强制性脊柱炎患者的有效保健计划

时间:2021-3-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殿 https://m-mip.39.net/nk/mipso_5066364.html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

强直性脊柱炎于20世纪末,由美国风湿病协会将该病正式更名,我国现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万,发病率在0.1%至0.4%之间,尤其是年轻男性更容易遭受强直性脊柱炎的侵袭,发病一般在20至30岁,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疼痛与其它导致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很难区别,因此,患者可能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然未被确诊及治疗,导致明显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特点:

常起病隐匿,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常发生于青年男性16到25岁最为高发,常自下而上发展自臀部骶髂关节上行发展治颈椎,常伴发多种其他疾病如周围关节炎,结膜炎,心脏传导阻滞等。

强直性脊柱炎症状:

1·早期症状:早期仅表现轻度的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长期或间断低热厌食,轻度贫血等。

2·关节表现:多数患者最先出现骶髂关节炎,早期出现臀髋部和腰背部疼痛或发僵,久卧或久坐时明显,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起立时腰部发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有的患者感臀髋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疾病早期疼痛多在一侧呈间断性,数月后疼痛多在双侧呈持续性。随病情进展病变由骶髂关节向腰椎,胸椎,颈椎发展,常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关节外表现:1·心脏病变: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可发生心绞痛,少数发生主动脉肌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2·眼部病变:25%的患者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层炎和葡萄膜炎,眼部疾病常为自限性,有时需要皮质激素治疗,有的未经恰当治疗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3·耳部病变:部分患者会发生慢性中耳炎。

4·肺部病变:少数患者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化病变。

5·神经系统病变:由于脊柱强直及骨质疏松,易使颈椎脱位和发生脊柱骨折,从而引起脊髓压迫症。

常见病因:1·遗传因素:强直性脊柱炎一般在家族中患病的几率较大。

2·内分泌失调和代谢障碍。

3·感染因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

4·患者自身及周围环境因素:年龄,体质,营养不良,气候,水土,潮湿和寒冷,均可对本病产生影响。

发病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和HLA一B27密切相关。正常人群的HLA一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我国约有6%~8%的人为阳性,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一B27的阳性率为90%左右。另有资料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在患者家系中为4%,在HLA一B27阳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级亲属中高达11%到25%。这提示HLA一B27阳性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患病的危险性增加,但是大约80%的HLA一B27阳性者并不发生强直性脊椎炎,以及大约1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一B27阴性,这提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发病,如肠道菌群及肠道炎症。

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1·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2·保持良好的立姿及坐姿,每天定时作深呼吸,扩胸,挺直躯干等强化背肌与腹部柔软度的动作。

3·避免脊椎过度受力和弯曲。

4·应尽量避免脊柱过度负重,受力或弯曲,以免使病变加重,尽量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

5·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或热敷减轻症状。

6·戒烟戒酒,以免加重病情。

7·注意饮食卫生,多喝水,多吃青菜水果,尽量避免憋尿及便秘。

治疗方式:

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慢作用抗风湿药进行治疗,手术及理疗等,但其疗效不显著,并且复发率高,安全性差,对病情的缓解作用不明显。近年来相关研究是根据生物疗法,研究出细胞靶向疗法,即通过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结合适当康复性训练,效果明显。并且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与自身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免疫功能会出现明显紊乱,且出现各种组织损伤,干细胞移植对患者本身的伤害极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想选择。通过细胞移植治疗能对患者失衡的免疫网络进行重建,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得以长期缓解,同时修复被破坏的软骨及关节组织。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以用来治疗自体免疫疾病。

医院宋庆林医生和他的团队报道了利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该研究选取年1月至年11月入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6例,部分患者进行过传统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副作用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和关节疼痛,且表现出骶髂关节炎。36例患者均给予一次1×间充质干细胞30ML静脉输注治疗,在治疗后进行4~11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血降指数及CRP指标均有所改善。患者进行复查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治疗效果明显,与传统治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医院骨科汪军、陈路医生,报道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6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43例,女18例,年龄17-49岁)的临床研究,周期为每隔4周进行1次,经外周静脉输注脐带间质干细胞,共4次。治疗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免疫水平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10例,对照组治愈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76%,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免疫水平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经研究专家团队综合分析得出,干细胞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以下具体优势:

1、能达到病理康复:从根本上解决反复发作问题,干细胞具有的免疫调整作用,抑制强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应答,逐渐降低并消除炎症反应,使关节肿胀、疼痛、跛行症状减轻并消除。

2、逆转硬化骨:干细胞会分泌出细胞活性因子,修复被破坏的软骨及关节组织,骨关节变形停止,活动功能逐渐恢复,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

3、骨质稳定:在进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后,此时进入骨修复稳定期,骨关节的硬化骨质继续被吸收而减少,韧带骨化已停止,病情发展也停止,行走时无疼痛,步伐变得灵便。

4、免疫功能恢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基本失调,经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使病人灰暗的面色变得红润,精神饱满,由于疼痛不再,睡眠也充足了。

干细胞疗法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希望,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真的从中受益。

(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uziys.com/jbzd/86542203.html
------分隔线----------------------------